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康复 病因: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造成老年人发生骨折有两个基本因素,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另外,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应力较大(体重2~6倍),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如车祸或高处跌落致伤。因过度过久负重劳动或行走,逐渐发生骨折者,称之为疲劳骨折。 临床表现: 1.症状: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应想到股骨颈骨折的可能。 2.体征: (1)畸形 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 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移动患肢时疼痛更为明显。在患肢足跟部或大转子部叩打时,髋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常有压痛。 (3)肿胀 股骨颈骨折多系囊内骨折,骨折后出血不多,又有关节外丰厚肌群的包围,因此,外观上局部不易看到肿胀。 (4)功能障碍 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例,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对这些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因遗漏诊断使无移位稳定骨折变成移位的不稳定骨折。在移位骨折,远端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变短。 (5)患侧大转子升高 表现在:①大转子在髂-坐骨结节联线之上。②大转子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缩短,短于健侧。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 I、 Rockwood(1984)将股骨颈骨折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1、头下型 骨折线完全位于股骨头下,整个股骨颈均在骨折远端,股骨头可在髋臼和关节囊内自由转动。这类骨折在老年患者中最为多见,股骨头血供损伤严重,即使圆韧带动脉存在,也只能供给圆韧带凹附近小范围骨质血运;而圆韧带动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甚至闭塞。因此,这类骨折愈合困难,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发生率高,预后差。 2、经颈(颈中)型 全部骨折面均通过股骨颈(图10-4-3),实际上此型较少见,特别老年患者中更少见,甚至有学者认为不存在此型。X线显示的经颈骨折往往是一种假象,重复重复摄片时常被证实为头颈型。 3、基底型 骨折线位于股骨颈基地,(图10-4-4)。骨折端血运良好,复位后易保持稳定,骨折容易愈合,预后良好,故有部分学者将其列入转子部骨折。 II、股骨颈骨折临床上常按骨折损伤程度分为四型(Garden分型法): (1)I型为不完全骨折。 (2)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 (3)Ⅲ型为骨折有部分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段轻度外旋及上移。 (4)Ⅳ型为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段明显外旋和上移。 图: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 III、按骨折线方向分型(Pauwels分型): 1935年,Pauwels根据股骨颈骨折线的方向将股骨颈骨折分为3型: Ⅰ型骨折线与水平线夹角为30° Ⅱ型骨折线与水平线夹角为50° Ⅲ型骨折线与水平线夹角为70°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早期治疗有利于尽快恢复骨折后血管受压或痉挛。股骨颈骨折手术原则上不超过2周。骨折复位准确良好的复位是骨愈合重要的条件。稳定的嵌插型骨折即Garden Ⅰ、Ⅱ型骨折或Pauwels角小于30°者,可根据情况给予非手术疗法,如外展位牵引或穿用“钉子鞋”保持伤肢于外展、中立位等。但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为避免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可考虑做闭合复位内固定。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可采用以下方法: 牵引复位: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1/7体重),在1~2天内使骨折复位。牵引的方向一般为屈曲、外展各30°,如有向后成角,可在髋伸直位做外展牵引。同时应做全身检查排除严重的伴发病和伴发损伤。经床边摄片证实骨折已复位后尽早做内固定术。 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术前已通过牵引使骨折复位的患者,可在麻醉后以骨科牵引手术床保持伤肢于外展、内旋位,在透视或摄片指导下做内固定。应避免在术时做强力手法复位,以免进一步损伤股骨头血供。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大致分以下几类: (1)单钉固定: 以三翼钉为代表。三翼钉内固定曾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安放过程中损失骨量较大,且单钉固定较难同时对抗股骨颈内侧的压应力和外侧的张应力,现在已较少应用。有人采用单根较粗大的加压螺钉作内固定,该钉的螺纹部分必须全部留在近侧骨折段,不能越过骨折线,否则将失去加压作用。
图:单钉固定 (2)加压螺钉: 多根加压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是目前主要提倡的方法,其中常用的有AO中空加压螺钉、Asnis钉等。中空加压螺钉固定的优点:骨折端可获得良好的加压力;三枚螺钉固定(如下图)具有很高的强度及抗扭转能力;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可以早期活动肢体,有效的防止骨折并发症发生。但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单纯螺钉固定的支持作用较差,有继发骨折移位及髋内翻的可能。 图:加压螺钉 (3)滑动螺钉加侧方接骨板: 滑动螺钉加侧方接骨板主要有AO的DH(如下图),其特点是对于股骨颈后外侧粉碎,骨折端缺乏复位后骨性支持者提供可靠地支持。其头钉可沿套管滑动,对于骨折端产生加压作用,许多作者指出,单独应用时抗扭转能力较差,因此建议在头钉的上方在拧入一颗加压螺钉防止旋转。 图:滑动螺钉加侧方接骨板 (4)髋关节置换术: 相对适用证: ①老年人(年龄≥75岁)不稳定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②闭合复位失败。 ③股骨颈病理性骨折。 ④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连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⑤股骨颈和股骨头明显骨质疏松,内固定难以保持稳定。 股骨颈骨折的康复: 股骨颈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患侧足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练习,大腿肌肉(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手术后第2周开始在保持患肢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被动屈伸训练。手术后等3 周开始做患肢主动屈伸训练。在手术后1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周围肌肉力量训练,以恢复患者行走功能,加强下肢的稳定性。患肢2~3个月才可以部分负重行走训练,3~6个月才能进行完全负重行走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