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圣约翰康复医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常见老年疾病的康复与护理知识问答
常见老年疾病的康复与护理知识问答
【发表时间】2015-06-25 【点击次数】2209

老年康复与护理丛书目录

老年病总论 5

1. 老年病的特点有哪些? 5

2. 什么是老年护理和老年康复?两者有何不同? 6

3.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人各系统的影响? 6

4. 老年病的康复原则有哪些? 7

5. 老年病康复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8

6. 康复治疗和力量锻炼是一回事吗? 9

7. 老年病人康复治疗常见误区有哪些? 9

8. 哪些老年常见病患者适合康复训练? 10

9. 昏迷病人可以做康复训练吗? 10

10. 适合老年人的体能康复训练有哪些? 11

11. 适合老年人的有氧康复运动有哪些? 11

12. 适合老年康复患者的作业疗法包括哪些? 12

13. 在老年人康复治疗中,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好吗? 13

14. 为什么说快走是最简便、最经济的运动康复方法? 14

15. 康复治疗中的老年人,有哪些饮食要求? 14

16. 老年人康复运动时应不应该喝水?如何正确饮水? 15

17. 在康复治疗中,怎样与有言语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交流? 15

18.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康复运动时出现头晕应该如何处理? 16

19. 老年人做康复治疗时,子女或其他家属应该如何配合? 17

20. 老年患者出院后,在家中还有必要康复锻炼吗? 17

21. 一些患者回到家中,什么事都由家里人帮他做,这样利于康复吗? 17

22. 老年人如何通过康复干预手段享受健康的晚年? 18

23. 哪些老年人需要轮椅? 18

24. 老年脊髓损伤患者选择轮椅有什么注意事项? 19

25. 如何改造家庭环境预防跌倒,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19

26. 如何正确使用约束带更有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19

27. 居家老人如何安全服药才能有利于康复? 20

28. 老年患者在家时,患肢出现肿胀怎么康复? 20

29. 老年人为什么会小腿抽筋? 21

30. 经常腿抽筋的老年人为了早日康复应该注意什么? 21

31. 夜间发生小腿抽筋的老年人怎么自我康复? 22

32. 老年人为何总爱唠叨呢?需要康复治疗吗? 22

33. 寒冷的冬季,老年人应如何预防烫伤的发生?烫伤后如何康复? 23

老年糖尿病篇 24

34. 什么是老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24

35. 为什么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24

36. 为什么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24

37. 老年人怎样才能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并进行康复干预呢? 25

38. 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夜尿增多?能康复吗? 25

39.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哪些严重的并发症?能康复吗? 26

40.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漏服降糖药后,应如何补救才能有利于康复? 26

41. 价格贵的降糖药就是好药,就有利于康复吗? 27

4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血糖为什么要略高? 多少才最有利于康复? 27

43. 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早期应用胰岛素更有利于康复? 28

44. 居家老人应该如何正确存放胰岛素? 28

45. 老年糖尿病患者避免低血糖的措施有哪些? 29

46.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应该注意什么? 29

47.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30

48.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家属应该做些什么? 30

49. 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合哪些康复运动? 31

50. 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运动前应先做哪些准备? 31

51. 为什么老年糖尿病人应适当进行力量型的康复锻炼呢? 32

52. 老年人得了糖尿病不吃药,依靠大量康复运动能够控制好血糖吗? 33

53.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康复运动才好呢? 33

54. 老年人如何通过康复手段及日常保养预防糖尿病足? 33

老年痛风篇 34

55. 老年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用冷敷或热敷对康复有危害吗? 34

56. 老年痛风患者怎样合理搭配饮食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35

57. 老年痛风患者如何合理进行康复运动? 35

58. 老年痛风患者如何自我进行心理康复? 36

59. 老年痛风患者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保养而取得康复? 37

60. 老年痛风患者冬季应该注意什么更有利于康复? 37

老年呼吸道疾病篇 38

61.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38

62. 为什么老年人得肺炎没啥症状? 39

63. 老年人发生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时,怎样从饮食上帮助他康复? 39

64. 如何用康复运动等多种手段预防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 39

65. 如何用康复训练手段预防长期卧床病人的肺部感染? 40

66. 老年人预防肺炎为什么要多做深呼吸? 41

67. 如何让老年人安稳过冬? 41

68. 老年人发生误吸、呛咳不利于康复,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 42

69. 老年人发生呛咳后,应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43

70. 老年人在冬季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 43

71. 什么情况下必须送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到医院进行康复诊治? 44

7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必要进行呼吸康复吗? 45

7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多长时间可以见效? 45

74.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对康复的危害? 46

75. 重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如何通过康复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47

76.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姿势训练法? 47

77. 什么是老年人的卧式康复呼吸操? 48

78. 长期家庭氧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48

79. 老年患者进行家庭氧疗时应该注意什么? 49

80. 氧中毒有哪些危害? 50

81. 我都75岁吸了40年的烟,还需要戒烟吗?戒烟对康复有哪些益处? 50

82. 对于烟龄很长的老年人应该如何戒烟? 51

83. 老年哮喘病人如何做好自我康复? 51

84.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52

85. 医生说我妈妈的肺部感染已经好了,回家后我要如何康复护理呢? 52

老年高血压病篇 53

86. 什么叫老年高血压病?什么叫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53

87. 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是什么? 54

88.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饮食、季节有关系吗? 54

89.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55

90. 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药物及康复治疗? 56

9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多少有利于康复? 57

92.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需要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吗? 57

93.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如何治疗? 58

94.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指征? 58

95. 老年人高血压病适合哪些康复疗法? 58

96.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物理康复疗法有哪些? 59

97.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中医药康复疗法? 60

98. 老年高血压患者做康复锻炼时需要注意哪些? 60

99. 哪些服药方式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禁忌? 60

100. 老年人如何轻松应对高血压呢? 61

101. 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做好日常保健护理? 62

102. 老年人常见低血压有哪几种? 63

103. 老年人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 63

104. 老年人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64

105. 居家老年人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64

106. 冬季,老年人如何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 65

老年心脏病篇 66

107. 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老年人,应该注意什么? 66

108. 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66

109. 老年人发生心肌梗塞有哪些特点? 67

110.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康复指征及康复分期? 67

11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1~6周)有哪些康复训练方法? 68

11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5~6周时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69

11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7周以上时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69

114.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70

老年脑卒中篇 70

115. 老年人如何预防脑卒中? 70

116. 如何训练老年脑卒中患者正确的上下楼梯? 71

117. 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应该注意什么? 71

118. 什么样的轮椅更适合脑卒中老人的康复? 71

119. 老年人为什么会患癫痫病? 72

120. 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家突然发生抽搐时,家属应该如何护理? 73

121.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后出现肢体挛缩,应该怎么康复及护理? 73

老年骨质疏松篇 74

122.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应该怎样预防? 74

123. 运动康复疗法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有哪些好处? 75

124. 骨质疏松症可以进行哪些康复治疗? 75

125.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什么? 76

126.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日常生活护理中需要注意什么? 76

127. 老年人如何通过康复训练预防跌倒? 77

128. 如何从饮食上预防老年人跌倒? 77

129. 老年人如何正确补钙? 79

130. 老年人骨折后各个时期的饮食要点是什么? 79

131. 老年人骨折后该如何紧急处理? 80

132. 如何做好老年人骨折后的专业护理? 81

133. 老年人骨折后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82

134. 老年人椎骨和髋骨骨折后如何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83

老年神经、精神病篇 83

135.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有哪些危害? 83

136. 老年人出现哪些症状时应该高度警惕老年性痴呆? 84

137. 老年痴呆患者可以做康复训练吗? 85

138. 老年痴呆症的康复治疗包括哪几个方面? 85

139. 老年痴呆症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86

140. 老年痴呆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如何注意饮食? 86

141. 如何康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87

142. 哪些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逻辑分析能力? 88

143. 哪些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理解、适应、分类及计算能力? 88

144. 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89

145. 在护理老年痴呆患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90

146. 如何做好早期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 90

147. 如何做好中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的居家护理? 91

148. 如何防止老年痴呆患者发生意外? 92

149. 什么是老年抑郁症? 92

150. 为什么老年抑郁症易被忽视? 93

151. 老年抑郁症的诊治及康复训练有哪些误区? 93

152. 老年人为什么会得焦虑症? 95

老年日常生活篇 95

153. 老年人在吃饭时应注意什么? 95

154. 鼻饲饮食的老年患者,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96

155. 老年人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时如何康复治疗及护理? 96

156. 老年患者如何通过康复运动、饮食调节等多种手段改善便秘? 97

157.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失眠? 97

158. 老年人失眠怎么康复? 98

159. 老年人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 99

160.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禁忌动作? 100


老年病总论

1. 老年病的特点有哪些?

老年人由于各系统器官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均随增龄而衰退,且呈进行性和不可逆的变化。因此,老年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与年轻人迥然不同,存在以下特点:

(1)一人多病:老年人一般都同时并存二三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肺心病、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胃炎等等;而疾病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掩盖,使病情加重、复杂,诊断难度增大。

(2)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各器官的反应性、敏感性减退,疾病症状不典型。如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只有约一半的患者存在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增加了疾病的诊断难度。

(3)病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老年人各器官储备功能明显减退,一旦发病或因用药不当可使病情急转直下。如原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患者,一旦感冒、高热,即很易转为肺炎,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功能衰竭及呼吸功能衰竭。

(4)起病隐匿,容易漏诊:老年病人多伴随各器官的衰退,发病缓慢,因为不是骤然发病,所以容易被忽略。如老年糖尿病病人多无典型“三多一少(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少)”的症状,由于老年人血糖很高时才会出现尿糖阳性,所以早期血糖增高时,尿糖检查常呈阴性,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漏诊。

(5)疗效差,病程长,恢复慢:老年病多呈慢性、进行性,一旦得了,很难彻底治愈。如高血压、冠心病、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脑卒中等,往往需要终身治疗。即使是急性病如感冒、肺炎、急性胃肠炎等,疗程及恢复期均比年轻人明显延长,这可能与老年人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机体调节功能减退有关。

(6)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口服药物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再者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如不减量使用或经常监测血药浓度,很容易发生蓄积中毒。

2. 什么是老年护理和老年康复?两者有何不同?

(1)老年护理:老年护理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肌体的最佳功能,保持老年人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2)老年康复:老年康复强调康复为主要因素,尽最大能力实现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

(3)两者区别:老年护理主要是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相对来说疾病较轻,节省了医疗资源。而老年康复主要是多种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例如脑卒中、脑外伤等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就诊康复医院解决后遗症,从而提高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或能够重新回归社会。

3.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人各系统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方法对老年人机体及各系统功能均有很大益处,具体表现为:

(1)神经系统: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大脑的功能,保持全身各器官的正常功能状态;可以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植物神经系统与全身各器官、腺体、血管,并与糖、盐、水、脂肪、体温、睡眠、血压等调节均有关系);可促使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可以延缓老人思维能力的衰退,增强记忆和分析功能,提高认知水平。

(2)心血管系统:运动康复训练时新陈代谢加快,能量需要增加,心脏必须增加工作量,输送更多的血液,方能满足机体的要求;长期运动,会使冠状动脉供血增多,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肌纤维增粗,心肌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增加,心肌工作的耐力上升,从而使整个心脏健壮有力,能胜任高强度及长时间劳动或工作的供血要求;长期运动康复训练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较普通人为低;心功能测试的各项指标也明显较实际年龄为年轻;在患其它疾病时,心脏对各种毒素及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也有明显升高。

(3)呼吸系统:运动康复训练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肌收缩力增大,故肺与外界的通气量大大增加,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增加,使动脉血内氧含量上升,静脉血内二氧化碳增多;长期运动康复训练可增加肺活量,增加肺组织的弹性,增加肺泡组织摄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使肺组织的换气能力加强;长期运动康复训练、戒烟或极少吸烟的老人,肺功能测试结果常相当好,而且肺气肿的发生串也相当低,显示出运动康复训练对呼吸机能有良好的作用。

(4)运动系统:长期运动康复训练使肌肉纤维变粗,弹性改善,肌力增加,改善肌肉收缩的反应性;增强韧带和关节强度,可缓解或解除废用性的关节挛缩;可促进骨路中的钙磷代谢,增加钙的吸收,减少生理性或废用性的破骨活动。因而运动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防止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减少老人的腰背痛、步态不稳、应变力差、容易摔跌、以致发生骨折的可能性。

(5)全身其它作用: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可以降低血脂及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发生;对肥胖患者有明显的减肥作用。还可一定程度地降低血压及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对于伤、病、残患者也可以改变其心理上的变化,消除或减轻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还能促进机体的代偿能力,减少因废用(比如瘫痪后的不能活动、骨折固定后的活动不能)引起的功能减退,保持机体良好的功能状态。

(6)抗衰老的作用:运动和体力活动少是衰老、体力下降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坚持运动康复训练还可以延缓衰老。

4. 老年病的康复原则有哪些?

由于老年病除了有所患疾病本身的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故康复治疗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早期干预:从发病开始与疾病的治疗同步进行,并贯彻始终。如脑卒中偏瘫或昏迷时,第一天就应注意做预防性康复,将瘫痪肢体放置在良好的功能位置(即良姿位),避免关节挛缩和影响康复后的功能。

(2)尽早进行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被动和主动运动,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训练强度,不断增加活动量,以求早日康复或达到生活自理,减少残疾。

(3)要重视心理康复:老年人患重病如偏瘫、癌症之后,往往容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影响主动配合康复。此时应注意心理疏导,消除悲观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康复医疗。

(4)康复工程的配备:对丧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者,如偏瘫截瘫不能完全康复者,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远期康复目标及方案,配备必要的自助器具如矫形器、拐杖、轮椅等,争取能部分生活自理。

(5)做好家庭康复医疗:指导家属配合老年病人做好家庭康复医疗,因为老年病致残后(如老年痴呆、偏瘫等)主要的康复场所是在家庭。因此,家属必须掌握一些康复医疗的常识。

(6)多方位介入:康复医学是一门涉及人体生理、病理、心理、电子、机械等多种科学的综合学科。应在专业康复医生指导下开始康复训练,按照康复程序(即步骤、方法)进行,以免出现误治。

(7)制定合适的目标:老年病人康复的目标不要定得太高,要切合实际。一般要求尽可能多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争取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即为理想目标。至于重返社会,恢复工作并不重要,不要强求。若病情加重,体力不支,应适可而止,绝对不要勉强 。

(8)掌握康复训练适应症:老年病人康复的适应证,原则上凡有明确的残疾或慢性功能障碍者,均适于康复医疗。

5. 老年病康复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由于老年人大多同时患若干种慢性疾病,而且有康复缓慢的特点,因此老年病人的运动疗法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和病人密切配合,切忌有急于求成或丧失信心的想法和做法。老年病康复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有:

(1)根据病情,循序渐进:老年病人的运动量必须由小到大,逐步增加,千万不可急躁。运动方式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要及时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以适应患者的病情变化。

(2)区别对待,因人而异:根据病人伤、病、器官的功能水平,以及平时生活习惯和身体素质安排运动疗法。

(3)针对局部,结合全身:运动疗法要针对具有功能障碍的局部重点进行,但也不应该忽视全身的锻炼,体质增强后可使患者局部功能更快改善。

(4)持之以恒,长期不懈:运动疗法必须坚持经常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至少须坚持到病愈以后。

6. 康复治疗和力量锻炼是一回事吗?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是使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常与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康复治疗前应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制定一个康复治疗方案,由以康复医师为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和临床医学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组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评定、调整,直至治疗结束。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它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康复医学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体各个方面的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单纯的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心肺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一种手段,可以有系统的方式方法,对于场地及仪器没有特殊要求,是正常人达到上述目的的一种手段,与康复治疗有明显区别。

7. 老年病人康复治疗常见误区有哪些?

老年人经常因为自己的各种生活能力逐年下降而苦恼,如果生病后需要他人照顾,会加重他们的内心不安感,所以非常希望自己能尽快康复,摆脱家人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康复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误区:

(1)许多脑卒中偏瘫病人认为在家多走路锻炼就行,行走时基本都是健肢带动患肢,殊不知越走得多越容易出现异常运动模式及肢体畸形,如常见的划圈步态、拖拉步态、足下垂、内翻畸形等,最终举步艰难。因此,应到正规康复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有计划、有系统、按照科学的方法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2)临床上有许多病友,认为训练越多越好片面地强化训练,急于下地步行训练 ,不经康复医师指导而盲目锻炼。结果由于训练过度导致关节、肌肉肿痛,严重的还导致骨折和骨化性肌炎,以致延缓了康复的最佳时间,欲速则不达。所以,锻炼切忌过度,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系统地进行康复训练。早期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 ,包括保持良好体位 ,预防关节挛缩畸形 ,这样有利于防治“废用综合症”(长期不使用导致的)和纠正“误用综合症”(长期错误运用导致的)。

(3)经常接到咨询电话询问“我家老人70多岁了,瘫痪在床,身体十分虚弱,只能躺在床上,去医院康复意义也不大吧?”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老年人各方面机能是呈逐渐下降趋势,病后恢复比较慢,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办法康复,年龄大照样有享受良好医疗的权利。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可以应用血液循环驱动、站立床训练、肺部超短波、被动和主动的康复训练,活动四肢并预防压疮、反复发生的坠积性肺炎、体位性低血压、骨质疏松、关节僵直,从而全面改善身体的各方面功能,老年人就会健康、愉快地度过晚年。

8. 哪些老年常见病患者适合康复训练?

康复运动训练的作用是全身性的,老年人的多种常见病都是运动疗法的适应证。例如,腰背肌劳损、脊椎肥大、肩关节周围炎、四肢关节短痛、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冠心病、高血脂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神经衰弱、中风后遗症、内脏下垂、习惯性便秘、其它慢性胃肠疾病等,都可经运动疗法而得到改善。此外,通过运动还可以防止许多老年疾病的并发症,加强机体的代偿能力。

9. 昏迷病人可以做康复训练吗?

对于昏迷的病人,有的认为没有清醒,可能用一些醒脑开窍的药物就可以了,就没有必要做康复,这样想就错了。

(1)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人长我卧床后,如没有正规的康复,可能出现跟腱挛缩,肌张力增高、心肺功能下降等,这样如病人苏醒后在康复治疗,就难度大了,影响到生活质量。

(2)康复治疗可以减轻肌肉的萎缩,可见减少压疮、肺部感染的发生,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高压氧舱及正中神经点刺激、针灸等一些刺激,对病人的苏醒也极为重要。

所以说,对一些昏迷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康复治疗就非常重要了。

10. 适合老年人的体能康复训练有哪些?

体能是指心肺功能所能支撑的运动量范围(即心肺系统的能力),目前体能一般都被理解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等素质,当前的体能训练多是进行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有氧、无氧耐力训练、柔韧和协调训练等。康复体能训练种类十分繁多,一般分为医疗体操、耐力训练和中国传统方式三大类:

(1)医疗体操:是由专职人员为防治疾病设计的专门体操运动,在体疗师指导下进行实施。其特点是根据病情和治疗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内容,既可作用于全身.又可作用于局部。运动力式和强度都按不同病人的要求加以调整,因此医疗体操是运动疗法的基本形式之一。可以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

(2)耐力训练:又称为有氧训练法,是一种以增强心肺功能和改善新陈代谢为目的的锻炼方法。其对象主要为一般健康人,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于防治老年慢性病,在我国已有群众基础。耐力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散步、医疗步行和慢跑。

(3)中国传统方式的体疗:如气功、太极拳、武术、五禽戏等。其特点是利用阴阳五行理论,重视“意”、“体”和“气”三者的相互协调。这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对强健体魄,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寿确有作用,非常适合老年病患者。

11. 适合老年人的有氧康复运动有哪些?

耐力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老年人因为心肺功能下降,不适合无氧耐力训练,因此适合老年人的有氧耐力训练主要包括:

(1)散步:十分适合体质较弱或身患慢性老年病的老人。在空气新鲜,花香鸟语的安静环境中散步,对恢复体力和调节情绪有很大好处。散步时间根据体力情况而定,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过短则运动量不足。

(2)医疗步行: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距离的步行。可以在平地或在有坡度的地段进行,主要锻炼心血管系统。通过对增加步行距离和登高坡度的适应,能有效地提高心肌的储备力,保护并加强心脏的功能。医疗步行不仅提高代谢率,而且对控制体重也有帮助。可以治疗老年人的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肺气肿、肥胖症和糖尿病等。

医疗步行可以在医院或疗养院的花园中进行,因地制宜地实施。开始的时间和距离宜短,以后逐步增加,例如:开始可以用十分钟走完800米,休息3分钟后,用同样速度返回。经一段时间练习,在完全适应后再增加距离,达到十分钟走完1000米,休息3~5分钟后,用同样速度返回。锻炼中不要拘泥于规定的距离和速度,必须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步行中,特别在爬坡时引起轻微呼吸急促感、适当的心率增快是正常的,但若出现明显心悸、胸闷、气促、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步行,就地休息或就近医院检查,以免发生意外。如果长距离步行后自我感觉依然轻松自如,则可以过渡到慢跑。

(3)慢跑:适用于经常参加运动,仍有一定体力的老年人。老年病人在训练前,应先做心、肺功能测定,经医生同意方可开始。由于老年人常患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气肿等疾思,因此参加本项运动必须十分谨慎。开始练习倡跑的患者可进行间歇跑或短程健身跑。间歇跑是慢跑和行走交替的一种过渡性练习,一般从跑30秒、行走30~60秒钟开始、逐渐增加跑步时间,以提高心脏负荷。这样反复进行10~30次,总时间在10~30分钟,以后根据体力改善情况再增加运动量。短距离跑步可以从50米开始,渐增加到100米、150米、200米、400米。速度一般为30~40秒跑100米。每3~7天增量一次。当距离达到l000米左右时不再随便增加,而以加快速度来增加运动量。

12. 适合老年康复患者的作业疗法包括哪些?

如果按照功能进行分类,主要有下列几种:

(1)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作业: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生活自理是其它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对于老年病人显得分外重要,否则对社会和家庭都将是沉重的负担,日常生活康复训练的内容很多,大致可以分为:

1)床上移动训练:对卧床不起老年患者,先练习在床上移动,如翻身、左右移动、床上起坐、坐位平衡等;

2)体位移动训练:对逐步好转思者,进一步练习下床、上床、平地站立、平地步行、上楼及下楼等;

3)穿脱衣服训练:包括穿脱衣裤、扣钮扣、订结、穿袜、穿鞋等;

4)进食用餐训练:练习使用各种餐具,如端碗、用筷、持匙、掌勺、送食物进口等;

5)个人卫生训练:包括练习洗脸、刷牙、梳头、剃须、用厕、洗澡等;

6)简单的家务训练:在了解了患者病残程度、家庭生活条件及家庭成员等情况后,根据具体情况,使患者能掌握如铺床、打扫卫生、洗衣、烹调、家庭管理等基本的技能。

(2)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根据病人爱好、技能特长以及伤病前所从事的职业,安排他们参加编织、泥塑、雕刻、绘画、金工、木工、园艺、刺绣等作业活动。通过创造性劳动,提高老年患者对各种作业的兴趣,训练思维能力,增强对伤病康复的信心。同时使肌肉、关节的功能,尤其是双手的灵活性都得到恢复。

(3)消遣性作业活动或文娱活动:在病房里定期组织伤病员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和简单的体育项目,如做集体游戏、唱歌、跳舞、弹琴、下棋、打球等尤其对老年病人的康复有好处。消遣性作业的目的在于充分安排时间,丰富病房生活内容,转移病人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

(4)教育性作业活动:在医院和家庭康复医疗中,教育性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应该根据客观条件,在病房里开设一些课程,由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讲授常见老年慢性病,例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溃疡病等的知识课,使病员了解自己疾病的演变过程和防治措施,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13. 在老年人康复治疗中,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好吗?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观点。百米赛跑、举重等时间短、强度大,需要爆发力的竞争性体育比赛项目为无代谢运动,是对人体力量与速度极限的不断挑战与突破,需要量力而行。适合年轻人,体力好且无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如果是老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的康复治疗,最好选用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能带动全身大小肌群运动,加快新陈代谢。消耗葡萄糖,促进心肺功能等。

14. 为什么说快走是最简便、最经济的运动康复方法?

快走可以说是对健康的零存整取。当然,慢跑也是很好的运动项目,根据统计,一般人平均一天走6500步,每跨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大约是体重的1~2 倍,跑步则提高到3倍左右。跑步作为有氧代谢运动之王的地位正在动摇,因为快走不但是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而且比跑步更安全,健身及康复效果更好。进行快步行走这种有氧代谢运动最好要注意三点:一是每周保证3~5 次;二是每次必须在20~30 分钟;三是每次必须以快速的步伐走完较远的距离(一般需要5~8 公里),这样才能达到锻炼效果。

15. 康复治疗中的老年人,有哪些饮食要求?

进入老年后,机体的各种器官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退化,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免疫力降低等。这些生理活动的改变,无一不说明老年人对营养必须要有特殊的要求。康复治疗中的老年人对饮食的具体要求有:

(1)少吃高脂肪的食物:由于老年人的代谢较慢,活动又较少,因此,要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对富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也要有节制的食入(主要是动物的内脏)。平日烧菜的油也应该以植物油为主(花生油、豆油等)少吃动物油脂。每日食入的胆固醇量不能超过500mg为宜(例如我们每天食入1个鸡蛋,150克畜肉,50克鱼肉及1瓶鲜牛乳计算,其胆固醇摄入量为400~500毫克),如果是有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应控制在300mg以内。

(2)少食盐:老年人应少食盐,每天以5~6克为主(用盐将一个啤酒瓶盖平平地装满,是4克左右),少使用腌制品、卤味制品。

(3)摄入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对老年人的康复非常重要,每天需要摄入的蛋白质为1~1.5g/kg,不能过多而且要求一半的蛋白质来自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白、豆类食物)。

(4)及时补充维生素:老年人容易缺少维生素,维生素缺乏易造成代谢减弱、全身无力、抵抗能力降低。如果缺乏维生素D还容易发生骨折,所以,为了保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必须及时补充维生素。

(5)食物纤维的补充: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下降,肠蠕动减慢,适量多食食物纤维,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16. 老年人康复运动时应不应该喝水?如何正确饮水?

大约在10 年前,人们认为运动时不应饮水,即使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也不提倡饮水。认为饮水会加重疲劳,使胃肠不适。而现在主张想喝就喝,因为想喝水就表明人体需要水,当身体水分不足时,坚持运动反而更易感疲劳。此外由于多数老年人患有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度高,一旦水分不足,血液浓度会进一步升高,有时甚至会导致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但是,喝水应有节制,一般来说在走路的时候渴了就喝点水。刚走完时可补充由于出汗失去的一部分水分,其余的应在一两个小时后再补充。不要一下子喝大量的水,否则容易感到疲劳,而且增加胃肠的负担。必须牢记,人体如果失去5% 的水,危险就已经很大了。

17. 在康复治疗中,怎样与有言语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交流?

年龄越大,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也越差,如果在加上患有语言障碍的话, 沟通起来可能越发困难。因为康复治疗需要患者充分的理解、及时的沟通、积极的配合,所以,掌握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1)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应用于言语沟通障碍的老年人可得到情感、信息、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有标记语言,如聋哑人的手势用语、文字交流、裁判的手势、人们惯用的一些表意手势如“OK”和胜利的“V”等。其它如基督教的“十字”,伊斯兰教的“新月”,美元的“$”符号及现代企业的标识也是标记语言。

(2)语言的应用:康复护士应该始终面带微笑,态度诚恳,详细介绍周围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在与失语患者进行实际交流时,不要因为他们存在交流沟通困难而不予理睬,应该更加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在交谈时说话速度尽量放慢,要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词语,一次尽量只问一个问题,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思考,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3)使用交流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交流板,交流板上可以放日常生活用品与动作图片,如坐起、躺下、洗脸、刷牙、喝水、吃饭、大小便、吃药、输液、查房、疼痛等,护士需要患者配合时,可指向相应的图片,同样,患者也可根据需要指出想要做什么。书面语的应用主要针对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患者,失语后能正确认识疾病,愿意以文字书写的形式与人交流,可使护理人员尽快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护理、康复及健康宣教。

(4)应用其他非语言: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手势语、体态语言、面部表情等。使用时要注意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要有耐心。在不能很好的沟通时,千万不能急躁。

(5)教会家属简单的沟通方法和技巧:鼓励家属花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教会家属常用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患者更有效的交流。使家属在治疗中能积极参与配合、鼓励患者、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等。

18.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康复运动时出现头晕应该如何处理?

患者长期卧床,康复运动时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尤其是老年患者,主要原因是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在康复过程中一旦出现头昏,应该做以下处理及预防措施:

(1)定时变化体位,平卧时,头高于足30~50cm。

(2)随着病情稳定,逐步抬高上身,从15cm、30cm、45cm直至达到80cm、90cm,每日三次,至患者耐受为止,此时可以适当加上主动或被动运动,活动四肢肢体。

(3)睡眠时上身略高于下身,改善血液循环及增强血管收缩。

(4)对患侧肢体、躯干、头部做抗阻力运动,增加心排出量,刺激循环反射,推动内脏及下肢血液回流。

(5)按摩四肢,冷水摩擦皮肤。

(6)下肢、腹部用弹力绷带,增加血液回流,最重要尽可能避免长时间卧床,尽早开始坐位训练。

19. 老年人做康复治疗时,子女或其他家属应该如何配合?

康复治疗是需要患者、医师、家属等共同配合和参与的综合治疗项目,其中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共同参与以及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康复治疗项目的理解接受程度对康复效果及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关系,所以康复治疗期间患者家属参与非常重要。老年人在康复期间,子女或其他家属除了做好后勤保障作用,还应该做到:

(1)沟通桥梁作用:患者家属可以在患者和医师、治疗师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桥梁,有利于康复治疗有效性及持续性,特别是部分患者有言语及交流障碍时。

(2)鼓励监督作用:患者家属可以对病人的治疗时间之外的康复作业予以监督,患者家属尤其子女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20. 老年患者出院后,在家中还有必要康复锻炼吗?

一些病人经过康复治疗后,效果明显好转,回到家中。病人家属对康复了解不多,害怕帮助患者活动后容易拉伤,或者认为症状好转就没必要康复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研究表明患者长期制动容易造成跟腱挛缩及肌肉萎缩,这样造成活动困难,久而久之,症状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所以家中的康复锻炼是非常有必要,家属要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正确掌握好技术,帮助患者活动肢体,避免暴力牵拉。从肩部到手指,从髋部到脚趾,每个关节活动度都要活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牵伸,导致肌肉拉伤。

21. 一些患者回到家中,什么事都由家里人帮他做,这样利于康复吗?

有一些患者回到家中之后,家里人为了照顾好一点,让患者多休息,什么事情都由家里人来做,尽量减少患者的麻烦,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患者康复。康复是患者主动参与的过程,患者肌肉力量、平衡及协调等功能也是需要日常训练或活动来维持,回到家中,患者主动参与极为重要。患者要积极主动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包括饮食、大小便、洗漱、上下楼梯等,患者在进行这些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肢体功能及协调性等,并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所以,患者能做的尽量让他们自己做。

22. 老年人如何通过康复干预手段享受健康的晚年?

享受健康,远离疾病(老年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是老年人享受健康晚年的重要基石。老年人要想享受健康的晚年,离不开:

(1)心理康复:老年人由于各种疾病或居住环境(现在的子女多数都跟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因素,经常有一些心理疾病,所以要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康复治疗,使其保持乐观情绪及心理平衡和稳定。

(2)睡眠康复:老年人基本上都有睡眠障碍,为了保证每日的充足睡眠,配合中枢的生物钟,预防老年痴呆,需要对睡眠障碍的老年人进行相关康复治疗。

(3)生活方式的康复干预:老年人退休以后时间比较充裕,所以时间安排上也就喜欢随心所欲,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应该让老年人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营养均衡、合理节制房事等。

(6)康复体育锻炼:坚持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

(7)加强疾病的早期预防:注意家庭养护,及时防治老年病。

23. 哪些老年人需要轮椅?

轮椅是各种功能障碍患者恢复过程中或恢复后的康复工程中使用的重要康复器具,那么,哪些老年患者需要配置轮椅呢?

(1)步行功能减退或丧失者,如截瘫、下肢骨折未愈合、截肢其他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引起的双下肢麻痹、严重的下肢关节炎症或疾病等。

(2)步行不利,以及全身状态较差的患者(如心衰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全身衰竭)。

(3)独立步行有危险的中枢神经疾病患者,如偏瘫、严重的帕金森氏病、脑性瘫痪和认知功能障碍者。

(4)步履困难,容易发生意外的高龄老人。

24. 老年脊髓损伤患者选择轮椅有什么注意事项?

轮椅是脊髓损伤病人终身的代步工具,因此,选择合适的轮椅是很重要的。对于老年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来说,由于手的功能差,病人不能自行控制轮椅,需要由陪护来推动,因此需选择高靠背、胸部有固定带的轮椅。轮椅刹车闸一定要可靠、结实,以防轮椅自行滑动。另外,扶手要以宽大、柔软、能固定双手为好,还要配有防压疮垫,踏板要足够长,以防双足碰伤。对中低位脊髓损伤病人来说,有条件者应选质量好、较轻巧、前轮灵活的轮椅。双手下垂时,应与大轮轴心在一条垂线上,这样驱动轮椅才不吃力。在驱动圈上应加一层橡胶带,以便在驱动时有摩擦力。还应戴手掌半指手套,以防止手磨破并容易驱动轮椅。足踏板应能向两侧分开,便于放下足部,移动方便。双侧扶手最好可以拆下,以便于轮椅移向床铺、马桶和坐椅。建议大家购买正规生产厂家,并有售后服务保证的产品。购买时不要忘记索取购物发票,以便日后便于维修。不要贪图便宜而买无厂址、无厂标、无合格证质量不可靠的产品,否则可能给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25. 如何改造家庭环境预防跌倒,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一些老年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回到家中之后,会发生跌倒,研究证明家庭环境改造可以预防老年人跌倒。如何进行家庭环境改造呢?下面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

(1)在墙壁上安装一些把手或扶手,这样病人可以健手可以抓握扶手行走,安全牢固。

(2)保持地面干燥,尽量不要穿拖鞋,卫生间、洗漱间可以放置防滑垫

(3)卫生间安置坐式马桶,在旁边可以安装扶手。

(4)房间尽量不要有门槛,防止绊倒。

26. 如何正确使用约束带更有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除了防止老人躁动发生危险行为、保护老人的安全外,它还可以使肢体保持功能位。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1)向老人或家属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使用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尽量取得大家的配合。

(2)根据老人的情况选择约束部位,常用约束部位为手腕、踝关节。

(3)使用约束带时,应在其下方放置较柔软、舒适的衬垫,用以保护患者皮肤;固定时松紧适宜,以伸入1~2指为宜。

(4)肢体固定后,应每15~30分钟对患者所固定的肢体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观察。它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感觉等。固定过程中,注意每2小时放松固定一次同时更换患者的体位摆放姿势。

(5)在使用约束带时,我们应尊重老人,保护老人们的隐私。

(6)使用约束带的时候,将肢体摆放呈功能位,保证老人的舒适安全。

27. 居家老人如何安全服药才能有利于康复?

老年期是我们生命中所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老年人患病多以慢性病为主,而如何正确服药则是疾病康复中最常见的问题。

(1)牢记药物的服用时间:服药应在饭后30分钟进行,特殊药物的服用时间应问清医生并做好标记。

(2)足量服用药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特别是有些容易中毒的药物,服药的剂量越大,中毒的危险也就越大,在服药前应掌握服用药物的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服用药物的方法:服用药物时应选择温开水,同时取站位、坐位或半卧位,防止服药时发生误咽、呛咳等意外事故,注意老年人服药前应喝一小口水湿润口腔,然后再用温开水吞服药物,以免药物粘于食管壁上,刺激。

28. 老年患者在家时,患肢出现肿胀怎么康复?

对于一些脑卒中或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他们的全身循环功能很差,肢体下垂,血液不能很好的回流,造成肢体肿胀。肿胀的肢体会更加容易导致皮肤破溃、关节纤维化等不良后果,所以应该积极处理肢体肿胀的问题,其方法有:

(1)体位摆放:抬高患者肢体,可以把肢体垫高一些(最好用质地柔软一些的东西,如衣服、棉被、枕头等),高于心脏位置,促进回流。

(2)被动活动:向心性的推法,可以帮助促进肢体回流。如下肢从脚底至大腿部位的推动、按摩。

(3)减少活动:肢体肿胀时尽量减少活动,尤其是站立、步行等,最好座位或卧位抬高患肢。

(4)及时就诊:效果不明显时,要到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9. 老年人为什么会小腿抽筋? 

人们习惯把腿抽筋和缺钙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缺钙确实会引起腿抽筋。但引起老人腿抽筋的原因很多,有相当一部分与腿部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小腿抽筋,医学上称为“腓肠肌痉挛”。老年人腿痛抽筋,大都与老年性动脉硬化、腿部血供障碍有关。动脉硬化后,腿部血供减少,血流不畅,代谢产物不能被血液带走,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收缩,而引起疼痛抽筋。这样的老年人在白天活动时,严重的还会发生“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随着动脉硬化及血管堵塞的加重,病人的症状还会加重,发作的次数会明显增多,发作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

由于老年人钙质吸收能力减弱以及钙质流失、激素分泌的减少等多种因素,会出现骨质疏松,补钙是很有必要的。但腿抽筋如果是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循环不好而引发,补钙是无效的,必须用药对症治疗。同时还需积极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

30. 经常腿抽筋的老年人为了早日康复应该注意什么?

容易腿抽筋的老年人,为了早日康复,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坚持服药、保暖:平时坚持服药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休息,注意腿部保暖问题,睡眠时要盖好被子,使腿部处于温暖环境中。

(2)体育锻炼: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和运动,每日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合理营养:减少脂肪和多余热量的摄入,适当地吃些豆类、鱼类、骨头汤等高钙食物以及蔬菜水果等,才能有效解除腿抽筋的问题。

31. 夜间发生小腿抽筋的老年人怎么自我康复? 

一些老年人常在夜间小腿抽筋,有时一夜抽筋几次,疼痛难忍,严重地影响了睡眠。老年人夜间小腿抽筋一般是由于血清中的钙离子浓度下降,致使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而寒冷、熟睡后长时间的下肢弯曲或突然伸腿等,往往可以诱发小腿抽筋。可采取如下方法应对夜间小腿抽筋:

(1)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用力按压人中穴,直至穴位有酸胀感。

(2)立刻坐起,把腿伸直,然后用双手用力将脚掌往脚背方向掰。

(3)用拇指和食指按压脚后跟两侧,并用力上下搓动。

(4)发生抽筋后马上下床走动,忍痛用患足前掌向下蹬地。

32. 老年人为何总爱唠叨呢?需要康复治疗吗?

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话太多,整天唠唠叨叨说三道四,反反复复没完没了。老年人为何会变得喋喋不休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觉得孤独:人的心理要获得健康,需要各种环境因素的丰富刺激。如果缺乏这种刺激,人就会变得呆板而神经过敏。老年人从工作或劳动岗位退下来后,就会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一些“不顶用”的事情上。晚辈下班回到家之后,老年人就会唠唠叨叨、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的找晚辈说话。另外子女独立后不少事情不再听命于父母,本能的心理防卫功能会使老人坚持己见与习惯,不赞成小辈的意见和看法。或有的老年人觉得自己别无所求,而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转而对下一代过分关心。

(2)感知能力降低:老年人需要通过话语的不断反复,来达到心理活动和客观环境的平衡。老年人由于大脑的退化和机能障碍,明显地引起感觉能力降低。老年人感知能力降低之后,这种心理活动的反馈就失灵了。如看不清东西,就自言自语地督促自己集中注意力努力张望;听力减退,自己说的话连自己也没有听到,就会重复再说,力求使自己听到;看到别人开口,自己却听不清,就会产生焦虑,再三催问。

(3)记忆力减退:更是老年人反复唠叨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短时记忆能力的障碍。老年人往往对眼前即事迅速遗忘,看文章,听讲话,必须重复几遍才能搞清楚;自己刚刚讲过的话,立刻又忘了,还以为自己根本没讲过,这样势必重复同样的话语。

总之,喋喋不休是老人们心理、生理功能退化的表现。作为晚辈,应该宽容,多给予关心和尊重。最好到相关专业医院进行系统诊治,争取早日进行相关康复预防及干预,使老年人健康长寿!

33. 寒冷的冬季,老年人应如何预防烫伤的发生?烫伤后如何康复?

老年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素质也在不断的下降。他们对气温的变化越来越敏感,肢体的感觉越来越迟钝,耐受性也越来越差。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他们成了烫伤的重点对象。

(1)平日里我们应对老人及陪护进行有关预防烫伤的指导,引起老人自身的重视,增强安全意识。

(2)使用取暖器时,不能用热源直接接触皮肤保暖。使用取暖器的时间不可太长。

(3)使用热水袋前检查有无橡胶老化及渗漏等异常情况,防止老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裂。热水袋中应装满约70%左右的热水,水温不超过50℃,将袋内的空气放尽,不能挤压,拧紧开关,防止热水流出。热水袋外应用干毛巾包裹,切忌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

(4)老人洗脸、洗脚、洗澡时,水温要控制在40℃左右,并根据个体差异调节水温。指导老人及陪护,使用热水时一定要先测温度后才能使用。

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冷敷,及时就医。不要用酱油、食醋、碱水、牙膏等偏方涂抹在创面或自行涂抹紫药水等药物,防止影响医生对于患处的判断。烫伤后为了防止瘢痕或瘢痕导致的肢体活动障碍,需要到专业康复医院进一步康复治疗,如进行瘢痕的压力治疗、瘢痕肢体的主动、被动康复运动、作业治疗等等。

老年糖尿病篇

34. 什么是老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老年糖尿病是指60岁以后才诊断的糖尿病或者指60岁以前发病一直持续到60岁以后的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

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有患病率高、常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甚至或被其他慢性疾病所掩饰伴随多种疾病、应用多种药物、智力和记忆力减退;易出现低血糖反应、依从性差、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等。故多数患者治疗不达标,血糖难以达到理想控制。要加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故应重视其临床特点应及早防治。

35. 为什么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迅速增加,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也逐步上升,原因如下:

(1)胰岛的透明性变:首先是老年人代谢器官老化、萎缩、重量减轻,老年胰岛透明性变增加,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增高。

(2)胰岛动脉的硬化: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占三分之一以上。

(3)胰岛细胞的丢失:随年龄增加,细胞的老化、损伤也增加,而细胞的修复功能逐渐减低,最终导致细胞的丢失逐步增加。

(4)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过多摄入高糖、高脂食物,体力活动逐年减少,多有腹型肥胖(将军肚),如再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就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降血糖的效应下降),从而使血糖增高。

(5)药物影响:如心功能差的老年人服用利尿消肿的药、肺气肿的老年人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

36. 为什么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根据糖尿病的疾病特点,一般人都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进行性体重下降,但老年人常不出现这些症状。由于:

(1)老年人饭后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先弱后强,分泌量先少后多,体内的血糖被组织和器官充分利用,饥饿感不明显。

(2)大多数老年人的体型肥胖,口渴中枢不如年轻人敏感,不容易出现口渴多饮;同时老年患者常伴有肾功能硬化,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使老年人肾糖阈较年轻人高,血糖轻度增高时不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症状。

糖尿病患者中,无症状者占一半以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多年来糖尿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因此,老年人要特别警惕无症状性糖尿病。

37. 老年人怎样才能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并进行康复干预呢?

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进行性体重下降)症状不明显,有大约70%的患者是在体检或糖尿病筛查中发现的。老年人平时应留意自我感觉,当出现食欲亢进、体重下降时不要盲目认为是健康的表现,或者错误的认为“有钱难买老来瘦”。 还有些人有轻微的症状,常自以为是老年虚弱的表现而未引起重视。有些“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常伴有反复发作的皮肤感染(如疖、痈)、久治不愈的下肢溃疡、尿路感染、周围神经炎(比如皮肤有麻木、蚂蚁爬动的感觉等)、看东西模糊及妇女外阴处瘙痒等症状,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当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因此老年人应该每半年定期检查血糖、血脂及血压等,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减少糖尿病引起的心脏、脑、肾、眼、血管等重要组织器官的损害,保证糖尿病病人能享受正常人生活。

38. 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夜尿增多?能康复吗?

夜尿增多是指夜间排尿次数和量增加,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夜尿增多不但会严重影响老人的正常睡眠和生活质量,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夜尿增多可能与生理性的因素(夜间睡眠差、饮水过多等)有关,但更应该警惕疾病因素所导致的夜尿增多,主要见于:

(1)糖尿病:老年人如果发现夜尿增多,要警惕是否患糖尿病。糖尿病导致夜尿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血糖代谢障碍引起的高糖高粘状态、微血管损伤导致的肾小管结构异常,最后必然导致肾小管功能的损害。

(2)肾脏疾病:老年患者当患有肾脏疾病,远端肾小管受损时,就会出现尿重吸收减少,肾脏功能减退,进而产生夜尿增多的现象。

(3)高血压:老年人由于血压增高后导致肾小动脉硬化、损害肾小管功能,使尿的浓缩功能减弱导致夜尿多。

(4)高钙血症: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时或多发性骨髓瘤时,血钙升高损害肾小管,使其再吸收功能下降而多尿。

其它疾病原因还包括前列腺的增生及肥大、老年妇女膀胱本身的退行性改变、膀胱尿道的炎症、高尿酸血症、干燥综合症、多囊肾等等。因此,当老年人夜尿次数或尿量增多,一定不要大意,或许这是老年糖尿病或其它疾病的早期信号,最好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康复干预是可以得到改善或治愈的。

39.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哪些严重的并发症?能康复吗?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大,病程长,易导致全身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有:心脑肾大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相关疾病如心脏病、脑中风和肾病;小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眼病;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周围神经炎;局部抵抗力低下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如尿路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还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及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等急性并发症。其中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为老年糖尿病患者严重急性并发症,多发生于原来糖尿病症状较轻或无糖尿病史者,病死率常高达50%左右,严重危及老年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老年患者应平时经常检测血糖变化,出现意识变化,及时就诊,如果能早期治疗或康复干预,有些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40.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漏服降糖药后,应如何补救才能有利于康复?

糖尿病药物应该严格按照专业医生医嘱服用。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年老,反应慢,记忆力减退,经常漏服降糖药物。对于这类患者建议服用缓释剂,可减少服药次数。偶尔漏服者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所服降糖药的类型,二是发现漏服的时间。例如,本应餐前服用的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控释片,吃完饭才想起来药还没吃,此时可以抓紧补服,也可临时改服快速起效的降糖药;但如果已到了快吃下顿饭的时候才想起来,如果补服或者和下顿饭前的药物一起服用,则有可能引起低血糖。此时应该参考血糖值再决定要不要补服或不服,或补服多少量等。及时正确的补救才能维持血糖的稳定,才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41. 价格贵的降糖药就是好药,就有利于康复吗?

有些老年患者往往认为价格贵的降糖药就是好药。听信“小广告”,“报纸”可以根治糖尿病等等的宣传,花了大量的钱财,结果还耽误了病情。价格固然是大多数患者评价降糖药的重要标准,但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更为重要。在治疗中,即要看该药是否能有效降糖,同时是否对胰岛 B细胞的刺激最小,还要看能否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修复残余β细胞功能及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故对于不同患者及不同病情应因人因病而异,做到对症下药、个体化用药,而不是一味的选用价格贵的降糖药。

4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血糖为什么要略高? 多少才最有利于康复?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大,病程长,且常伴有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在血糖治疗目标上应略高于中青年,原因如下:

(1)由于老年人较中青年更易于发生低血糖且往往又缺乏自觉症状,以致产生重度低血糖甚至昏迷。

(2)老年人伴有低血糖可以诱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导致死亡。

(3)老年人因饮食不规律,血糖不稳定,进食多则血糖高,少则血糖低。已引起急性并发症。

(4)老年人伴随多种疾病,当伴有肾功能减退时,易导致降糖药物排泄缓慢,造成在体内蓄积而发生迟发性低血糖反应。

(5)有些老年人因营养过度或缺乏,使机体摄取生理需要的营养不均衡,影响血糖水平。因此应该避免体重过重或过轻,使体重保持理想状态。

(6)有些老年人因过度体力活动或缺乏活动,影响血糖水平。

总之要履行综合性治疗方案,即:合理饮食控制、保持适中运动、合理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管理等措施,维持机体最佳状态。由于老年人的血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多原因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而低血糖在某种程度上比高血糖更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老年人血糖控制目标可略宽于一般成人。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治疗共识指出,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的治疗须个体化,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情况下,尽量更好地控制血糖。中国糖尿病指南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即可。总体原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标准应适当放宽,如果患者频发低血糖、病情不稳定或长期卧床,还应修改标准,放宽尺度,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康复。

43. 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早期应用胰岛素更有利于康复?

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病程较长,服用两三种药物,血糖仍控制不好,这时需要胰岛素治疗,但因担心“打了胰岛素,以后就会对胰岛素产生依赖,会上瘾”而拒绝使用胰岛素。其实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因为:

(1)打胰岛素不会成瘾: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表明,因为诊断为糖尿病时,机体胰腺β细胞功能已减少一半,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β细胞功能会越来越差,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也就越来越少,所以需要外界不断给予补充。而不是因为用了胰岛素而产生依赖引起。

(2)病程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往往较差,如果尽早使用胰岛素,血糖能较早得到有效控制,避免高血糖对β细胞的危害,从而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这样更有利于疾病康复,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4. 居家老人应该如何正确存放胰岛素?

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但胰岛素需要低温储存,否则会引起胰岛素的变质,影响疗效。居家老人应该如何正确存放胰岛素呢:

(1)胰岛素应避免高温和日光直晒。

(2)胰岛素应保存在2~8度的冰箱中,未使用过的胰岛素应在保质期前使用。

(3)开启的胰岛素放在冰箱内的保质期一般为1月,注明开启时间。

(4)切记不要把胰岛素放在冰箱的冷冻层,结冰的胰岛素不能使用,只能放在冷藏室内。

(5)注射前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后在室温放置20分钟后注射。

45. 老年糖尿病患者避免低血糖的措施有哪些?

低血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高血糖引起的危险性更大,比如低血糖昏迷等,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人在治疗期间如何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呢?

(1)规律饮食:应定时定量,饮食中对碳水化合物的限制要适当,每顿饭要保证有一定量的主食(1~2两)。进食减少时,在加强血糖监测的同时要及时减少降糖药的剂量。

(2)老年患者在发生胃肠炎、感冒、发热等看似小病的疾病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同时检测血糖和尿酮体、血气分析等,不能大意。

(3)老年患者伴有肝、肾功能异常时,应注意药物在体内的积蓄作用,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4)老年患者如果晚间服降糖药,必须特别慎重,防止夜间或凌晨发生低血糖反应。如果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出汗、乏力、心慌等),应加测睡前及夜间血糖并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6.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应该注意什么?

由于老年患者血糖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故老年人应该更加严格的持续监测血糖水平,除此以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还应该注意:

(1)严格糖尿病饮食、要忌烟酒:不良饮食不但对血糖产生影响,而且高脂肪的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还会加速血管的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控制体重、生活规律、劳逸结合:老年人全身器官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变的不太协调,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或过度的安逸、劳累更会导致系统功能紊乱,故老年人应该生活有规律、注重劳逸结合。

(3)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时往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患者应该严格遵守。即使需要变更,也应该得到主治医生的同意。

(4)适量有氧锻炼:比如散步、快走、早操,太极拳,骑单车等。

(5)定期检查:定期测血糖、3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半年检查如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血管超声等。

47.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与一般糖尿病患者基本相同,但老年人具有以下特点,须注意:

(1)由于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活动量及热量消耗相对减少,尤其对于肥胖患者,更应限制热量摄入。

(2)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选择清淡易消化优质高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精瘦肉等)。

(3)对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如肾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应同时兼顾上述疾病的饮食要求。

(4)对部分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应适当增加营养及多种维生素的补充。

48.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家属应该做些什么?

老年人得了糖尿病,除了需积极康复治疗外,更需要家人关心和照顾了。家属应如何做呢?

(1)饮食护理: 由于家庭是做好饮食护理的关键,应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进餐,因此要向家属讲明控制饮食的重要性,使其明白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饮食是密切相关的,不可掉以轻心,要按医生的要求给患者准备合适的饮食,并嘱咐家属做好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配餐员、监督员。

(2)肢体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多合并有动脉硬化和末梢神经炎,表现为肢体活动不灵活,手脚麻木,各种感觉减退,在家庭护理中家属应配合患者多做肢体按摩,白天用温水泡手脚,促进末梢循环以减轻肢体的不灵活和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但必须注意水温,以免烫伤。

(3)心理护理:是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患者要了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疾病,要有长期战胜疾病的思想;要使家属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知识,对病人的思想情绪及时进行开导;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不平衡的不良因素,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悲观情绪。

49. 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合哪些康复运动?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也逐渐减退,身体各系统、器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常有视力,听力,肌力等减退,动作缓慢,骨质疏松等现象。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要根据自身病情,特别注意年龄的特点。所以选择步行、打太极拳、舒缓舞蹈、跳绳、跳健身舞、瑜伽,再结合一些轻中度家务劳动,如:洗衣服,打扫卫生,拖地板等。老年人选择快走是最好的运动方式。步行速度可因人而异,选择自己能耐受的步速。身体条件好且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选择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亦可结合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交谊舞、韵律操、骑自行车、太极拳、球类运动等。

50. 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运动前应先做哪些准备?

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确保运动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在进行一项新的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下面几件事:

(1)测血糖:运动前后应该自测血糖水平。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没有出现酮体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超过16.67mmol/l不宜运动;另外,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的尿中会出现酮体,他们的血糖值如果达到13.89mmol/l就不宜锻炼身体。运动前,如果血糖低于5.56mmol/l,可吃点甜点,15分钟后再测一次,血糖正常了才能开始运动。

(2)多喝水:无论是运动前、运动中还是运动后,适量水,保持体内的水分都很重要,能预防血糖波动。

(3)热身和放松:在进行正式运动前,应该做5~10分钟有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以及5~10分钟伸展运动。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休息,要放松5~10分钟,使身体慢慢地平静下来,心率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

(4)运动时穿着宽松衣服:选择透气性好的衣服鞋袜,能避免患者的皮肤和足部受到过度摩擦而损伤。

(5)不打岛素:运动会加快身体对胰岛素的吸收,运动前打胰岛素很可能出现低血糖。

(6)准备食物:运动消耗能量,血糖会降低,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因此,运动前准备些甜食、糖果或果汁,有备无患。

(7)做好记录:患者每天做了什么运动、持续了多长时间、运动前后都吃过什么吃了多少、周围环境的温度。这些信息都要记录下来,参考血糖的变化,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8)如出现心悸,胸闷、出冷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马上坐下休息,进一些食物,如症状不能缓解,立即到医院就诊。

51. 为什么老年糖尿病人应适当进行力量型的康复锻炼呢?

很多老年人会偏爱轻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有氧运动。但据最新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提示:老年患者应适当进行一些力量锻炼。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若经常坚持有氧运动及力量训练,其血糖浓度降低速度将比只做一种运动的病人快两倍。同时进行两种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及中风的几率比不做运动的患者低15%~20%。其优点如下:

(1)改善血糖水平:胰岛素发挥作用离不开肌肉组织,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使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让胰岛素更加敏感。达到纠正糖代谢紊乱的目的。

(2)预防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风险会增加,力量训练有助强健骨骼,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还能使关节炎的疼痛和僵硬症状得到更好控制。

(3)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心情舒畅。做力量型康复锻炼时最好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

52. 老年人得了糖尿病不吃药,依靠大量康复运动能够控制好血糖吗?

有些老年人得了糖尿病不去看医生,认为每天大量运动锻炼来治疗就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血糖自我检测。其中饮食疗法和运动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两大基石,只有基础牢固,药物才会发挥最大的效果,所以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对糖尿病的康复很重要,但由于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治疗,只有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进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

53.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康复运动才好呢?

老年人保健锻炼,首先要选择好时间,一般来说,下午锻炼比晨练安全,效果也更好。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力状况,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体操、爬搂梯等运动,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以自己不感觉劳累疲乏,运动后心率以(220-年龄)/分为最大限度。老年人运动要特别注意,运动不要太剧烈,如有不舒服如出现心慌、出汗、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应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前、后要注意补充水分,一次不要喝过多的水,避免喝啤酒及含糖饮料。有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以散步和气功为主,不要活动过度。在运动前应随身携带健康卡片(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患有疾病名称,以及平时所服的药物等),最好有家人陪伴。还要注意运动时着装合适,夏天防止曝晒、中暑,冬季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鞋、袜合适防止外伤。总之运动方式因人而异,根据个人的爱好、习惯、体力、病情而制定相应适合运动方案。

54. 老年人如何通过康复手段及日常保养预防糖尿病足?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病程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易患人群。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康复干预:

(1)气压治疗:老年人血液循环比较差,如果合并糖尿病,因为周围神经血管的病变,使足部血液营养供应更差,所以对于活动少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预防性的进行气压治疗,促进血液循环。

(2)注重双足的清洁卫生:每天应洗脚和检查双足,洗脚水的温度应低于37℃,洗后要擦干,特别是足趾间。

(3)勤检查鞋袜、勤剪脚趾甲:每天检查鞋子的里面和换袜子,避免赤脚行走及赤脚穿鞋,保持鞋袜平整。定期将脚趾甲修剪平整。

(4)合适的时间买鞋:如果要买新鞋,最好选择下午去购买,因为老年人下午多有下肢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上午买鞋的话往往到了下午就会勒脚。

(5)注意保养皮肤:天气寒冷皮肤干燥时,应该使用护肤油,防止皮肤干裂、破溃、感染。

(6)勤观察:经常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的变化,一旦出现水泡、开裂、抓破、疼痛等现象应立即就医。

老年痛风篇

55. 老年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用冷敷或热敷对康复有危害吗?

老年痛风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通常是在下半夜,该阶段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趾,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痛风急性发作期局部不宜用冷敷或者热敷。

(1)冷敷虽然可以暂时使局部疼痛减轻,但在冷刺激下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不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散。此外,冷敷后局部皮肤温度降低,容易导致尿酸进一步沉积在皮下,使局部炎症反而加重。

(2)热敷可以加重病变部位的充血、水肿,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时做热敷,非但不能止痛,有时反而会使疼痛加重。

(3)在疾病发作的时候一定要卧床休息不可以随意走动使患病关节受力,然后抬高患肢,避免嘌呤在患病部位继续沉淀,避免关节负重,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当休息三天左右疼痛缓解以后,在稍微的进行活动。如病情不缓解,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4)老年人营养状况差,皮肤最弱。痛风急性发作期还应该尽量避免其皮肤损伤而造成感染,并且要保持皮肤和衣物的清洁,给予其生活上最大的帮助。

56. 老年痛风患者怎样合理搭配饮食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老年痛风的发作通常与大吃大喝有关。因为美味佳肴常含有高嘌呤,高嘌呤分解代谢最终产生高血尿酸。因此,调节饮食构成是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

(1)老年人应该严格限制高嘌呤的食物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心、肝、肾、脑)、海产品、芦笋、蘑菇、浓汤、麦皮。少吃肉类、鱼虾类、菠菜、豆类、香菇、花生等。

(2)饮食以清淡为主,限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禁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如纯糖、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甜饮料、花生、松籽、蜂蜜、肥肉、黄油、奶油、内脏、动物脑、鱼籽、动物油脂。

(3)忌酸性食物,如白糖、甜点、蛋黄、乳酪、金枪鱼、比目鱼、咖啡、煎炸食物。

(4)忌辛辣食物:浓茶、浓咖啡、生姜、辣椒及芥末等辛辣调味品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一定要少吃。

(5)忌烟酒:老年人应做到不酗酒,禁喝啤酒(啤酒含有大量嘌呤)。因为血中乳酸会随着乙醇的氧化过程而增加,令肾脏的尿酸排泄受阻。

(6)补充充足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对老年人而言是最很重要的。只要肾功能正常,痛风病人每天应饮水2000~3000毫升为宜,保持尿量2000毫升以上,以利于尿酸的排出,最好饮用白开水。

(7)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

(8)痛风常与肥胖、糖脂代谢、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应避免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

57. 老年痛风患者如何合理进行康复运动?

老年痛风患者通过合理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而且对减缓关节疼痛、防止关节挛缩及肌肉废用性萎缩大有益处。锻炼应先从轻活动量开始,随着体力增强,逐渐增加活动量。痛风病人切不可锻炼过度,否则会使体内乳酸增加,抑制肾脏排泄尿酸,诱使痛风发作。

(1)忌憋气运动:人到老年,呼吸功能减弱,肺活量下降,肺泡弹性降低,憋气运动会损伤呼吸机,甚至引起肺泡破裂而导致肺部和支气管出血。

(2)忌剧烈运动:老年痛风患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体力劳动。

1)例如打球、跑步、爬山等。这些剧烈、大量、时间长的运动可使患者出汗增加、肾血流量减少,尿酸、肌酸等排泄减少,出现一过性高尿酸血症。

2)另外,剧烈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加,会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可暂时升高血尿酸,尤其是老年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患者痛风病情改善,还可能诱发痛风关节炎,因此痛风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

(3)应坚持合理的运动:老年痛风患者不能剧烈运动,但可以选择一些简单运动,如散步、匀速步行、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这些运动的活动量较为适中,适合老年人,时间较易把握,只要合理分配体力,可以既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预防痛风。

(4)长期坚持:老年人在运动的过程中,要做到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同时要多补充水分。

58. 老年痛风患者如何自我进行心理康复?

痛风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无肾功能损害及关节畸形者,经治疗可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可引起较大的痛苦,有关节畸形者则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肾功能损害着预后更差。因此,老年人是痛风易患人群,其产生和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有着密切的联系,痛风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要做好护理工作,尤其是心理的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动,作好疾病的解释工作,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

(1)老年痛风患者应积极调整自己的思想情绪,做到不大喜大悲,以积极乐观态度对待人生。正确观察分析周边的人和事物,冷静、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并打消各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与要求。

(2)患者应尽快消除不愉快的事情对人情绪的困扰,并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适合老年人的事情,放松心情。

(3)应心胸宽阔,为人和善宽容。退休后的老年人应该处理好家庭关系,以创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4) 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习惯,善于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一旦身边发生急剧反常的人和事物,老年人应能较好地将自己的心情转移出去。

(5)坚持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老年人不要憋闷在家中,应积极参与各种正当的公益社会活动,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59. 老年痛风患者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保养而取得康复?

痛风是否会急性发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患者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故痛风患者的日常生活保养非常重要。老年痛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诱因:避免受冷、过度疲劳、感染、进餐过饱、饮酒等诱发因素。

(2)控制高嘌呤食品:患者以肥胖者居多,因此必须控制饮食,降低体重。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排泄蛋白质代谢产物的负担。

(3)熟悉食物的特性:痛风系嘌呤代谢紊乱所致,故每个患者应熟知各种食物中所含嘌呤的多少。动物肝、肾、胰、心、脑、肉馅、肉汁、肉汤、鲭鱼、风尾鱼沙丁鱼、鱼卵、小虾淡菜、鹅、斑鸡、石鸡、大豆制品、酵母、香菇这些都是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尽量避免食用。

(4)限制脂肪摄入:脂肪具有阻碍肾脏排尿酸的作用,故应限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

(5)严禁饮酒:尤其是含有大量嘌呤的啤酒,很多人因为较长时间痛风未发作,为了解馋就放纵自己,最后害己不浅!

(6)尽量多饮水:必须使每天尿量至少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以利尿酸的排泄,保护肾脏。

(7)不要服对本病有害的药物: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等。

60. 老年痛风患者冬季应该注意什么更有利于康复?

目前虽然痛风发病波及人群较广泛,不管老年、中年、青年,都有痛风的患者,但是老年人群体仍是患痛风的最大群体。那么老年痛风患者在冬季如何自我保养远离痛风,冬季应做到以下几点:

(1)老年人应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痛风再次复发。

(2)有些老年人冬季来临时,活动量减少,会体重增加。肥胖既是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又是痛风发展的促进因素。因此,老年痛风患者应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防止痛风复发。

(3)在冬季,老年痛风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腿部。一些老年朋友喜欢健身,在健身出汗后,又忙于脱衣服。一热一冷,对于痛风病情,是极其不利的。

(4)秋冬季进入吃火锅的高发季节,特别在四川、重庆等地的人们更是钟爱火锅这种美食。老年痛风患者最好不要吃火锅,它可以加重痛风的复发。

老年呼吸道疾病篇

61.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正常生理情况下的支气管粘膜含有比一般细胞大几倍的吞噬细胞,可以吞食细菌和尘埃,或将它们集送到附近的淋巴结中加以消灭。支气管粘膜分泌液中有多种抗病菌的物质,如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尽管外界的污染空气不断地进入呼吸道和肺,但并不会导致正常人生病。

而老年人的粘膜有以下特点: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道粘膜萎缩,分泌机能减低,喉头的防御反应也较迟钝。

(2)支气管粘膜的纤毛上皮脱落、减少,纤毛的运动能力减弱;吞噬细胞的功能、支气管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都减弱。

(3)管壁变薄,血液供应不如青壮年时期。

(4)因肺的弹性减低和呼吸肌收缩减弱,老年人肺活量减少,每次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增多,影响新鲜空气的吸入。

(5)老年人咳嗽的力气差,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尘埃不易咳出。滞留于气道内的分泌物成为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促进病菌生长。

(6)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都在减弱,常常合并一些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进一步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

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呼吸道的清扫和防御功能减弱,这就是老年人易患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62. 为什么老年人得肺炎没啥症状?

肺炎在65岁以上老人的死亡原因中居首位。由于许多老年人伴有多种疾病,而肺炎又常累及多个脏器,就会出现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现象,以致不可救治。一般来说,医生诊断肺炎,首先要看他是否有发烧,是否有呼吸道的症状。咳嗽、咳痰、胸闷、胸痛,这些都是呼吸道症状,会导致白细胞升高。不过,老年人得肺炎的最大特征是症状不典型,没痰或只是偶尔咳两声。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低下,有时肺部病变已经很广泛,但发热不明显,体温多在37.5℃-38.5℃,可能有点咳嗽咳痰,或者只是觉得胃肠不舒服、疲劳、贪睡,比如原来经常出去散散步的却突然不爱出去了,人没有精神。还有的老年人会晕倒、态度淡漠,跟他讲话没有什么反应……这些都是很不典型的一些症状,不容易分辨出来,往往还需要借助拍胸片等才能证实。

63. 老年人发生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时,怎样从饮食上帮助他康复?

老年人发生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时由于咳嗽反射教正常人迟钝,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异物,不利于疾病恢复,故此时应该鼓励老年人多饮水,以减轻痰液的粘稠度;饮食上,常食蜂蜜、海带、百合、木耳、藕、丝瓜、莲子、梨、核桃等食物,对平喘、润肺、祛痰等都有一定的作用;豆制品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修复损伤的细胞组织有重要作用,故也应该多食。

64. 如何用康复运动等多种手段预防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及老年人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呼吸道疾病更是与日俱增,老年人如何用康复运动等多种手段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呢?主要包括:

(1)康复体疗:让患者先慢走7~10天后,再改为与慢跑交替进行,以不气短、不气急为度;另外做气功、太极拳、练功十八法等,这些活动均长期坚持,冷、雨天在室内活动。

(2)强身健体:慢阻肺缓解期应采取措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易患感冒患者鼓励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增强耐寒能力。患者活动前后应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尽量在止喘药物发挥作用时进行活动并注意心率的变化。鼓励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活动,增强有效通气量,对有烟、酒嗜好者要鼓励戒烟戒酒,以利改善呼吸功能。

(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举办老年人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有关知识讲座,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4)吸烟者禁烟、不吸烟者避烟:吸烟是慢性气管炎最重要的发病因素,香烟所含焦油和烟碱能抑制气道纤毛的活动,减弱了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

(5)注意气候的变化:冬季冷空气刺激支气管粘膜,能引起粘液腺分泌过多,支气管痉挛导致气道阻力增加,分泌物排除困难,引起症状急性加重。慢性气管炎患者的室内温度在冬季应为12°C,日变差在±3.5°C,湿度40~50%;外出戴口罩,增加衣服,防止受凉感冒,加重病情。

(6)饮食保健:豆制品中含有卵磷脂,对修复损伤的细胞组织有重要作用;常食祛痰、平喘、润肺等食物,如百合、丝瓜、海带、莲子、藕、梨等。

65. 如何用康复训练手段预防长期卧床病人的肺部感染?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心肺功能下降,经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肺部感染。所以肺部呼吸功能锻炼就非常重要了。

(1)缩唇呼吸:在床上患者尽量主动减少经口呼吸,用鼻腔呼吸。

(2)腹式呼吸锻炼:在放松的情况下可进行一些吹气球、吹纸的训练。

(3)站立训练:能站立的患者可安排每天多进行站立训练,不能站立的,可安排电动起立床训练,每日2次,每次三十分钟。

(4)廓清训练:多给患者叩背、翻身,减少痰液生成。

(5)被动活动:多给患者进行被动活动肢体训练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

66. 老年人预防肺炎为什么要多做深呼吸?

老年人由于长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的自净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肺炎的细菌容易存留在呼吸道里。因此一旦天气变冷,老人的抵抗力稍有下降,呼吸道防御功能衰退,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使肺部炎症多发。一旦受到肺炎球菌感染,就很容易患上肺炎。而且一旦得肺炎会比别人更严重,他们康复比其他人群慢,病死率更高。

对于老年肺炎患者来说,如果因肺炎再诱发原有的肺脏疾病,病情往往凶险。而且肺炎还可能危及到患者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例如肺炎会使患者原有的哮喘、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加重,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另外,很多老人原来就有心血管疾病,一旦得了肺炎使肺的换气功能减弱,心肌缺氧,还容易诱发冠心病,加重原有心脏血管疾病。此外,肺炎还容易导致患者原有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等加重。

由于很多老人肺炎症状往往不典型,出现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很容易和原有疾病的症状混淆,这使得患者和家属重视不够,导致不能及时治疗,使病情恶化,甚至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建议: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病的老人,最好接种肺炎疫苗。日常生活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护空气湿度;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外出一定要注意避风和保暖,保护好呼吸道。运动尽量选择下午较暖和的时间进行,锻炼时可以多做深呼吸及扩胸运动来增强肺功能。因此,一旦老人有咳嗽、咳痰,呼吸频率增快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排除是否患上肺炎。

67. 如何让老年人安稳过冬?

冬天,老年人非常容易反复发作呼吸系统疾病,如何让他们安稳过冬是患者、子女和医护人员非常重视的问题。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2.5个人因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而感染是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冬天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中抢救的病人,三分之一是感染肺炎的老年人。那么,如何让老年人安稳过冬?

(1)重视肺炎、感冒引发旧病:长期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年老患者,呼吸道功能衰退,变得非常脆弱,当肺炎球菌感染时很容易得上肺炎,得肺炎后症状不典型,肺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容易与原来的疾病症状混淆,老年人还以为是天冷导致的,不重视,如果没能及时治疗,就会导致肺部感染逐步加重,而且感染容易反复发作,所以老年人的肺炎都是病情重、病程长,最后产生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缺氧,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慢阻肺或肺心病时才入院治疗,此时病情已经很凶险,常常会危及生命。 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得了肺炎就像点燃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导火索,很快就会危及到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因此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最怕过冬,怕旧病复发,但他们常常不明白其实如果能有效预防肺炎和感冒,就能很大程度上远离危险,安稳过冬。

(2)接种疫苗,提高防病意识: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要提高自己的防病意识,增加自己对抗肺炎球菌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冬天来临时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注射疫苗,可以诱发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对抗肺炎球菌的抗体,抗体可以帮助白细胞有效的杀灭肺炎球菌。接种肺炎疫苗对老年人的有效保护率达60%以上,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地预防肺炎的方法。因此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可在冬季来临之前,加强对肺炎的预防,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68. 老年人发生误吸、呛咳不利于康复,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

当人们迈入老年后,坚固的牙齿慢慢开始出现松动或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咀嚼或吞咽功能下降,若进食不当,就会引起误吸、呛咳等危险情况,这些危险因素可直接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后果。

(1)体位:体位包括坐位、立位、半卧位、俯卧位等。针对老年人,我们应选择半卧位。半卧位既能保证吞咽的安全,又可有效避免误吸,从而有效预防呛咳的发生。

(2)食物的选择: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及吞咽功能选择正确的食物。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一口量约为20毫升,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人可以先从少量开始(约3~4毫升),然后根据病情的变化、医生建议及吞咽功能的改善程度进行食物的调整。

(3)用餐工具:进餐时我们应指导老人使用便捷的餐具,如吸管、带有把柄的碗、汤匙等。

69. 老年人发生呛咳后,应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一些老年人由于本身吞咽功能下降或发生脑卒中后,经常会出现进食呛咳,容易造成反复的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老年患者如何避免发生呛咳就显得非常重要。老年人如果出现频繁的进食呛咳,应该及时到正规康复医院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咽部电刺激法:可改变吞咽障碍患者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性,并就可促进吞咽运动皮质的重组。可以同时协助病人进行吞咽训练,效果更加。

(2)吞咽功能的手法治疗:例如冰棒刺激、舌操训练(由按摩师给患者做颞下颌关节部位和颈部软组织按摩、关节松动手法)等。

(3)食道球囊扩张法:主要适合于食道狭窄的患者,严重者可能需要多次扩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4)舌针治疗:例如用纱布将患者舌体轻轻拉出,右手持30号1.5寸毫针,在舌面进针,取舌的后1/3和舌体两侧,10°~15°向舌根部进针4 cm(1.2寸),以上各穴均为点刺不留针。

(5)吞咽功能训练:可分为基础训练(间接训练)和摄食训练(直接训练),一般先进行基础训练,当吞咽功能达到一定水平时再进一步进行摄食训练,以上两种训练均需要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70. 老年人在冬季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在寒冷的季节极容易发病,因此,老年人在冬季应该做好预防工作。冬季预防主要有以下四点:

(1)注意空气湿度和质量:冬季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必须适当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比如地面洒水或放置一盆水、室内晾几条湿毛巾或使用加湿器等),使空气湿度达到60%左右;冬季经常出现大雾天气,使得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和其他污染物,此时要关紧门窗(可等到烟消云散、太阳出来以后再开窗换气),避免外出,以免诱发和加重慢性支气管炎。

(2)防寒保暖,加强营养:绝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是由感冒引起的,要经常收看天气预报节目,遇到气候骤变时要及时增加衣被,以保持一定的抗寒能力。可采取一些保暖措施,使得冬季室温保持在20℃左右,室温也不可太高,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或加重病情。当然,多吃一些鱼、蛋、禽、瘦肉等高热食品,也是冬季增加体热的好方法。

(3)增强锻炼,杜绝烟酒:耐寒锻炼可增强支气管炎患者的抵抗力,冷水洗脸可增强上呼吸道的抗寒能力和个人体质。最好能从秋天就开始一些“耐寒锻炼”,如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用冷水洗脸、洗澡等。冬季体育锻炼的方式因人而异,老年人可选择体操、气功、散步和慢跑。烟酒可使支气管上皮受损,容易使肺内生湿、痰液淤积,从而刺激呼吸道导致剧烈咳嗽,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非常不利,患者应坚决杜绝烟酒。

(4)病情严重,及时就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出现痰多、气喘等急症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病情严重者,为防止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心病,需尽快到当地医院进行治疗。

71. 什么情况下必须送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到医院进行康复诊治?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一旦出现以下任何情况之一,即应该立即送他到医院进行诊治及康复:

(1)出现气促或哮鸣音加重:老年患者活动后气促较平时加重或平时能干的家务活因为气促而无法进行;家属可以听见患者活动后有明显的喘鸣音。

(2)痰粘稠度的变化:痰液变得粘稠,不易咳出,并且剧烈咳嗽后引起明显气促。

(3)发热:如果患者感觉乏力、头昏,我们应立即测一下体温。为了准确地测量体温,如果有吃过东西或者喝过水等状况,应该等15分钟后再测量。量体温时应确保体温计的水银已被甩至35℃以下。如果体温超过37.5℃,最好至医院就诊。

(4)咳嗽加重:咳嗽的次数明显比平时增多,影响日常生活或平时能进行的活动因咳嗽而不能进行,尤其夜间咳嗽明显,影响睡眠等情况。

(5)痰增量增多:老年慢阻肺患者应该养成记录痰液量的习惯,如果痰液量比平时明显增加,应该引起重视。

(6)痰颜色的改变:擦拭痰液时应该选用白色的纸巾并在明亮的灯光下观察痰的颜色,正常时候痰的颜色应是白色透明痰。发黄、发绿、发灰或发红,均为异常。

(7)眼睑、脚或下肢水肿:当脚或下肢出现水肿时,应把腿抬高。为了确定是否出现水肿,用手指按一下胫骨(小腿)前的皮肤或者是踝关节处的皮肤,如果留有小坑的痕迹,可能有水肿。

(8)胸闷心悸、胸痛、恶心或呕吐:任何情况下出现胸闷心悸、胸痛、恶心或呕吐均应就医。

待症状体征得到控制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康复治疗,以免病情反复。

7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必要进行呼吸康复吗?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严重呼吸困难,活动明显减少为特点。呼吸康复治疗可以使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一项重要的康复治疗措施。呼吸康复虽然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但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和各种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和急性加重率;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收益。因此,不同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任何年龄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有必要进行呼吸康复。

7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多长时间可以见效?

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医学上药物治疗占主要地位,但很多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经常走入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误区,忽视呼吸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药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是不容质疑的,但正确的呼吸康复训练可以延缓疾病的复发时间或减少药物剂量和治疗时间。正确的呼吸康复训练如下:

(1)胸部物理疗法:控制性呼吸技术(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

(2)体力的恢复与运动康复训练:呼吸体操、散步、太极拳及适当力量训练等。

(3)心理康复:有些人自我感觉预后差,表现悲观失望、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希望,鼓励患者多进行参加运动锻炼。

(4)预防性康复措施:预防感冒和肺炎发生;戒烟教育;经常参加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5)氧疗:长时间低流量连续吸氧,不仅可以缓解病情,而且可以改善肺功能,同时由于全身血氧供应的增加,还可以改善其它如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

肺康复的效果是与运动训练时间成正比的,因此推荐患者进行长期的运动康复训练。有学者提出轻中度患者能从短期的肺康复中受益,即每周3~5次,持续2~3个月。但重度患者需至少6个月的肺康复才能收到同样的效果。老年患者多属于中重度,因此应该将运动康复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积极地参与种花、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积极地进行各项适宜的康复运动。

74.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对康复的危害?

营养不良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处于高代谢状态,且长期因为呼吸困难导致胃纳差营养摄入不足、消化系统慢性缺氧充血使营养成分吸收不完全等原因,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长期的营养不良可引起患者骨骼肌和呼吸肌的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的患者比营养正常的人,吸气肌的肌力要低30%左右,营养不良患者改善营养状态后吸气肌的功能可部分恢复,呼吸困难也可部分改善。营养不良的患者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是患者健康状况、疾病预后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热卡应是休息时能量消耗的1.7倍,其中蛋白质摄入应当每天大于1.7g/kg。对于老年患者的饮食,可以少食多餐,摄取足够的能量,适量增加鱼类、蛋白质和水果。

75. 重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如何通过康复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缩唇呼吸适用于重度病人,因为这些病人常常在支气管痉挛、惊恐或运动时肺内过度充气,最终导致二氧化碳储留而并发肺性脑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老年患者在静息时学会缩唇呼吸法至关重要。其方法是指嘴唇半闭(缩唇)时呼气,类似于吹口哨的嘴型。这个方法可在气管、支气管内产生压力差,防止细支气管由于失去放射牵引和胸内高压引起的塌陷。该方法包括小量吸气,长时缩唇呼气。一旦掌握,由于避免了气道塌陷而帮助患者控制呼气,从而减少因为二氧化碳储留而并发肺性脑病的危险性。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重建腹式呼吸模式方法为:

(1)放松:可以采用前倾倚靠位、椅后倚靠位、前倾站位等放松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减少呼吸肌的耗氧量。

(2)暗示呼吸法:可用双手置上腹部法、双手分置胸腹部法、下胸的季肋部(大约为肚脐眼的水平位置)布带束胸法、抬臀呼气法,通过触觉来诱导腹式呼吸。

(3)缓慢呼吸:每分钟频率应该控制在10次左右,先呼气后吸气。

76.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姿势训练法?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如何通过呼吸姿势训练方法达到恢复肺功能的目的呢?具体操作如下:

(1)坐位,身体向左侧屈的同时吸气,手握拳顶住右侧胸部,做右侧屈的动作同时呼气,并重复3~5次,可以扩展右侧胸,需要扩展左侧胸时方向与前面相反。

(2)吸气挺胸,呼气两肩向前、低头缩胸可以活动上胸部(乳房以上部位)及牵张胸大肌(乳房覆盖的那块肌肉)。

(3)坐位或者站立位,吸气时双臂上举,呼气时弯腰屈髋双手下伸触地,重复5~10次,一日多次。

77. 什么是老年人的卧式康复呼吸操?

老年患者肺功能多较差,一般呼吸操训练不能耐受,故可以选用适合老年人的卧式呼吸操进行锻炼,其具体步骤为:

(1)仰卧,两手握拳在肘关节处屈伸5~10次,平静深呼吸5~10次。

(2)两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两腿交替在膝关节处屈伸5~10次。

(3)两腿屈膝、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两臂放回体侧时呼气,做5~10次。

(4)口哨式呼气:先用鼻吸气一大口,用唇呈吹口哨状用力呼气,做5~10次。

(5)腹部呼吸,两腿屈膝,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壁隆起,呼气时腹壁收缩,做5~10次。

每次从(1)到(5)按顺序做完,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每日可做2~3次,每次用8~15分钟完成;身体要自然放松,不要屏气、换气过度,以免造成头昏、眼花、胸闷等症状。注意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比吸气时间长约1倍;当有呼吸道感染或合并心衰时暂不宜锻炼。运用以上卧位锻炼一段时间后,也可选取坐位或立位进行进一步练习。

78. 长期家庭氧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老年人往往对吸氧存在戒备心理,认为“危重病人才需要吸氧,我现在好好的干嘛要吸氧?”。其实这种想法太过片面,长期家庭氧疗的主要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和逆转缺氧导致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尽量保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长期家庭氧疗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好处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改善症状:长期低流量的氧疗,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气促等心肺症状。

(2)纠正低氧血症:慢阻肺患者供氧能力下降,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吸氧后可以缓解组织缺氧症状及肺功能进行性恶化的程度。

(3)降低肺动脉压:慢阻肺患者由于长期肺循环异常,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吸氧由于改善了肺循环,故可以起到预防或延缓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4)改善睡眠:由于慢阻肺患者长期有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夜间睡眠,通过氧疗改善症状后可以增加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5)提高生活质量:慢阻肺患者由于肺功能下降,有时连日常活动都不能进行,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氧疗后活动能力提高,自然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身心负担。

(6)降低入院率、延长生命:由于慢阻肺的反复急性发作,导致肺功能急剧下降,从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而氧疗可以减少因急性发作而住院的次数,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故降低该类患者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79. 老年患者进行家庭氧疗时应该注意什么?

家庭氧疗是很多慢性疾病得以康复的一项重要康复手段,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加上氧气运用时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故注重用氧安全很重要。

(1)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如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或缓解,心跳正常或接近正常,则表明氧疗有效。否则应寻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2)氧浓度的调整:注意不同疾病所需吸入氧浓度的不同,比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兴奋性主要依赖二氧化碳的刺激作用,如果给予高浓度吸氧,不但病情无好转,反而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使病情恶化,尤其老年人反应较迟钝,故应该严格执行持续低浓度吸氧。一般认为吸氧浓度>60%,持续24小时以上,则可能发生氧中毒。

(3)温度和湿度的调整:氧疗注意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内保持37℃温度和95%~100%湿度是粘液纤毛系统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条件,故吸入氧气应通过湿化瓶和必要的加温装置,以防止吸入干冷的氧气刺激、损伤气道粘膜,致痰干结,并影响纤毛的“清道夫”功能。

(4)注意氧气瓶压力表:采用氧气瓶进行家庭氧疗时,应该注意观察氧气瓶的压力表,当压力表显示氧气瓶压力小于5KPa时请注意及时更换新的氧气瓶,以免耽误病情。

80. 氧中毒有哪些危害?

人体一旦得不到充足的氧,首先损害的是大脑神经细胞,缺氧只要短短几分钟,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发生脑死亡。虽然氧对人体是如此之重要,但是从医学生理角度上而言,任何药物和补品以适量为宜,氧气也不例外。氧气作为人体重要的生命必须物质也不例外。过度用氧非但无益,而且有害。氧中毒和吸氧时间密切相关,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氧中毒。进入人体内的氧会产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极为活跃,在体内到处流窜,攻击和杀死各种细胞,导致细胞和器官的代谢和功能障碍,并能促使基因突变诱发癌症。

81. 我都75岁吸了40年的烟,还需要戒烟吗?戒烟对康复有哪些益处?

吸烟确实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戒烟后多数的危害还是可以逆转的。因为吸烟对人体危害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只要及时地戒烟就可能一定程度或完全消除这种危害。戒烟的时间越久获益越多,具体好处有:

(1)戒烟20分钟后:戒烟后身体里的尼古丁含量逐渐降低,全身的循环得到逐步改善,特别是手和脚部等末梢组织。

(2)戒烟8小时后:血液中的含氧量可以达到不吸烟时的水平,同时体内一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到吸烟时的一半。

(3)戒烟24小时后:可以明显表现出戒烟对心脏、血压和血液系统的益处。

(4)戒烟48小时后:体内的尼古丁全部消除,味觉和嗅觉灵敏度开始得到改善。

(5)戒烟72小时后:呼吸变得更加轻松自如,同时会感到整体精神状态有所改善。

(6)戒烟3~9个月后:任何呼吸系统问题都得到了改善,而且肺部的效率增加了大约10%。

(7)戒烟1年后:戒烟者的冠心病发病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下降一半。

(8)戒烟5年后:发生中风的危险性降到与从不吸烟者同一水平。

(9)戒烟10年后:患肺癌的几率达到了正常人的一半。

(10)戒烟15年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与从不吸烟者相似。死亡的总体危险度恢复到从不吸烟者同一水平。

因此,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亡羊补牢,为时也不晚

82. 对于烟龄很长的老年人应该如何戒烟?

在戒烟方面,国外已有很成熟的经验可借鉴。一般来说,戒烟者要经历准备阶段、采取行动阶段和维持戒烟状态阶段。对烟龄很长的老年人来说,长期维持戒烟状态非常重要!

(1)准备阶段:在戒烟前,心理上一定要先做好准备,要考虑清楚为什么要戒烟,你可以把戒烟的决定告诉亲人好友,请他们监督你戒烟;也可以把这些戒烟的原因写下来,放在常见的地方,随时提醒你戒烟;同时要把香烟、打火机和烟灰缸等从家中和工作场所清除。

(2)行动阶段:要制定一周戒烟目标,开始戒烟后,要注意充实自己的生活,避开那些触发因素,比如不要和吸烟者在一起等;想吸烟时,可以吃一些水果、口香糖等消遣食物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3)维持阶段:一般达到戒断目标是在实施戒烟的第八天。最好不要突然戒烟,这样人会很辛苦,而且复吸率很高,最好到专门的戒烟门诊或者找控烟专家帮忙。如果自己戒,尤其是老年人戒烟时,一般建议其逐渐减少吸烟量,到每天只吸几支烟时制定戒烟日期,然后突然戒断。

83. 老年哮喘病人如何做好自我康复?

不是任何疾病的康复都需要依靠医生和家人的,老年哮喘病人就可以自己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自我康复及护理,防止哮喘发作:

(1)饮食原则:哮喘病人的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饮食过饱,太甜,太咸,油腻的食物都不利于哮喘病人健康,并且不宜进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酒等。

(2)环境因素:保持病房空气新鲜通风,避免灰尘,煤气,烟雾及其他一切刺激性物质。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尘螨,真菌,皮毛,食物,药物等,同时避免接触常见的过敏药,如碘剂、青霉素等,以免病人吸入或接触后引起哮喘发作。

(3)体育锻炼: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等,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同时可以锻炼肺功能。正确进行呼吸功能的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体操等。加强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提高活动耐力。

84.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支气管哮喘患者有许多康复锻炼方法,但不是每一种都适合老年人,所以下面介绍几种适合老年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法:

(1)腹式呼吸:进行腹式呼吸锻炼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切不可操之过急。应由浅入深,每次及每日锻炼时间可自行酌定。建议每日早晚各练习1次,每次10分钟即可。

(2)游泳:应掌握合适的运动量,根据各人的自我感觉,游程一般不宜过长,游50米即应休息一下,总量不超过500米。如能坚持每天或隔天游1次,则效果更好。

(3)自然力锻炼:即运用日光、空气和水等自然因素的作用来改善机体调节功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常用的有日光浴、空气浴和水浴。在环境优美的清新空气中散步,或进行冷、凉空气浴,冷空气浴(6~14℃)和凉空气浴(15~20℃),专门的空气浴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并尽可能与其他体育活动相结合。具体持续的时间应因人而异,一般以不引起寒战为度。剧烈运动后、睡眠前,以及餐后或空腹时,不宜立即进行专门的冷、凉空气浴。

(4)气功锻炼:支气管哮喘患者以气功中仰卧位的放松功和侧卧位的内养功较适合。

(5)保健按摩:按摩迎香穴(鼻翼两侧)、人中穴(人中沟上1/3与下2/3的交界处)、风府穴(枕后正中凹陷处)、合谷穴(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体的中点)各60次。或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

85. 医生说我妈妈的肺部感染已经好了,回家后我要如何康复护理呢?

老年人的感染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肺部感染也不例外,住院治疗间一般仅控制住了症状、体征,要想炎症完全吸收、肺功能完全康复,就需要进一步做相关的康复及护理,家庭中的康复及护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1)饮食方面:应注意选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忌辛辣刺激及油腻食品,萝卜、黄瓜、百合、银耳、芹菜、西瓜、橘子等蔬菜水果较为适宜。

(2)心理指导:由于患者体质较弱,睡眠、饮食、活动受到影响,患者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或烦躁情绪,对治疗及康复不利。因此,家属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向患者说明情绪波动对疾病的负性影响,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心理指导,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机体康复。

(3)对吸烟患者,应劝说患者积极戒烟:注意环境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尤其是降温时应注意保暖,以防受凉感冒。

(4)身体锻炼: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年龄、心肺功能及合并疾病等情况,运动锻炼的方式可选择散步、跑步、骑车、健身体操等,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作、进展。选择锻炼的项目和强度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5)穴位按摩:平时可经常选择手足三里、太阳、百会等穴位轻轻按摩,对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作、进展有一定帮助。

(6)呼吸锻炼:呼吸锻炼可增加呼吸肌的强度、消除肌肉特别是辅助呼吸肌的无效作用,从而减低呼吸时的氧消耗量,可增加气道的消除及防御作用,减少胸腔运动,减轻患者气喘的难受程度,并可使患者树立日常活动的信心。呼吸锻炼的方法有:腹式呼吸体操。

老年高血压病篇

86. 什么叫老年高血压病?什么叫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凡年龄在65岁以上,血压持续或3次不同日期,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病。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87. 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是什么?

老年高血压病除了具有高血压病本身的特点以外,还具有与普通高血压病不同的特点,比如:

(1)老年高血压病多数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退所致,部分有老年前期高血压病发展而来。

(2)半数以上为单纯收缩期血压高,血压波动大,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3)如果由中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发展而来,多为混合型高血压病。

(4)并发症多而且严重,多伴有心、肾、脑等重要器官(高血压靶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治疗效果较差。尿液中可能出现蛋白及管型,尿液变化异常在先,高血压症状出现在后则是肾性高血压,反之尿液变化异常在后,高血压症状出现在前则多是原发性高血压病。

(5)多病并存,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如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的合并存在,使老年人高血压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每半年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88.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饮食、季节有关系吗?

老年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约有1/3的老年患者血压呈季节性变化,以收缩压变化明显,尤其是70以上的老年人,一般冬季高、夏季低,所以冬天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经常测量血压,按时服药,一旦血压控制不好立即就医,可降低冬季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使血压控制不佳,故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到合理饮食:

(1)低盐饮食:限制钠盐摄入,一般每日摄入食盐量以6g为宜,应该禁食钠高的食物,如火腿、咸肉、咸菜、泡菜等腌制的食物等。

(2)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应适当限制饱和脂肪酸及高胆固醇食物,如猪油,牛油,内脏,蛋黄等。

(3)优质白蛋白饮食:适量的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白,瘦肉,鱼等)。

(4)限制饮酒及避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可乐等。

(5)少吃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

(6)控制体重摄入低热量或中等热量的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因热量过高容易肥胖,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导致血压升高。

(7)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预防便秘。

(8)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入绿色蔬菜,豆类食物。虾皮、紫菜含钙量较高。

89.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老年人高血压病治疗的选药顺序:利尿剂(速尿、安体舒通等)、β-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对老年人来说适用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患者较多,能显著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病治疗应该避免的误区有:

(1)选药不合理:非个体化用药,乱用高血压药。有些老年人患高血压后,不及时去医院就医,而是自行购药治疗,且盲目长期服一种降压药,或按照周围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或者偏信广告的宣传,殊不知治疗方法、用药计量因人而异,最终不仅血压没控制好还给身体带来更多的损害。

(2)轻西药重中药: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认为治疗高血压的药多为西药,是药三分毒,宁少勿多,或吃中药,认为中药无毒。

(3)凭感觉服药:很多老年人不喜欢经常测量血压,仅凭自己感觉服药,无不适时少服甚至不服,感觉头晕不适时就突然加大服药计量,这样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反而会使病情恶化,加大诱发心脑血管疾患危险。

(4)不正规的间断服药:很多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见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即认为已“治愈”,便自行停药,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又再用药。这样不能坚持规范服药,服服停停,容易产生耐药性。

(5)降压过快,操之过急: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不遵医嘱,常常擅自加量服药或数药并用,自行盲目更换降压药,致使血压下降速度过快及下降幅度过大。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6)喜夜间服药:很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喜欢夜间睡前服药,其实这是个误区,人体血压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早晨的7~8点,下午的3~4点,而晚上尤其是凌晨是一天中人体血压的低点,所以服用一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最好在早晨7点服用,如果是一天两次服药则安排在早上7点及下午3点为宜,特殊用药方法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

(7)控制目标血压不严格:老年人血管老化变硬,血压自然比年轻人高一些,不必严格控制,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老年人的高血压应按照高血压治疗指南治疗,力求达到目标血压。

90. 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药物及康复治疗?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除进行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取非药物治疗,如康复的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效果。

(1)降压目标与速度: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目标是20.0/12.0kPa(150/90mmHg)以下,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降到21.3/12.7kPa(160/95mmHg)左右即可。收缩压下降1.3/4.0kPa(10~30mmHg),舒张压下降1.3/2.7kPa(10~30mmHg)即认为疗效满意。同时,老年人血压下降不宜过快,下降过快可出现昏厥,同时易引起脑梗塞或诱发心绞痛发作。因此,老年人的血压调整到平均正常生理血压的稍高水平,一般不要低于正常血压值的70%~80%,才能适应心、脑、肾的血流量。

(2)单用或联合用药:能单独使用副作用小、疗效满意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是中、重度高血压由于血压较高,且病情较重,一般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这样既可提高疗效,又能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而减轻不良反应。同时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尽量采取阶梯式治疗。

(3)防止降压药停药反应:有些老年人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或症状消失后,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继之出现停药后反应。有人称之为“降压药中断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1)血压缓缓升高,逐渐出现自觉症状(头痛、头昏、失眠等);2)血压缓慢升高而无自觉症状;3)血压立即回升无自觉症状;4)血压立即回升出现自觉症状(回跳);5)血压回升超过治疗前并出现自觉症状(严重回跳);少数病人血压不再升高。出现上述情况,除少数或个别病人血压不再升高者,应尽快恢复降压治疗。

(4)减量和停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多数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但是血压下降稳定在一年以上者可减少降压药剂量或种类。如收缩压降至17.3kPa(130mmHg)、舒张压在120kPa(90mmHg)以下是减量或停药的指征。一般单独用药首先减量,联合用药者减量或停用一种,采用阶段减量法。若减量或停用后,血压再度回升,应恢复前治疗并连续服用降压药物。

(5)康复治疗手段:有氧康复运动在运动训练10周以后可以使收缩压降低4~13mmHg,使安静舒张压降低3~18mmHg。运动不仅能使血压下降,还可通过改善与高血压发生发展有关的某些因素,对高血压起到控制或治疗的作用。

9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多少有利于康复?

老年高血压病有自己的特点,那么血压控制标准跟普通高血压病的目标血压一样吗?应控制在多少最有利于康复呢?

(1)65岁以下的老年人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如果合并有糖尿病,血压则应该控制更低一些,可以至130/80mmHg左右。

(2)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的降压目标是﹤150/90mmhg,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老年人的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是否有更大的获益。

(3)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同时应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在能耐受降压的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应避免过快降压,对于降压耐受良好的患者,应积极进行降压治疗。

只有合理降压、稳步降压,才能达到最佳目标血压,才能更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训练及康复目的。

92.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需要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吗?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舒张压正常,而收缩压大于140mmHg。以前的观点认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由动脉硬化引起的,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生理现象。而实际上血压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血容量、心脏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和张力及弹性等。通常情况下,由于受各种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因素影响,收缩压波动较大。尤其是老年人,常有主动脉硬化,使收缩压比舒张压升高更明显,脉压增大,对心、脑、肾靶器官产生更大的危害。故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应积极进行药物及康复治疗,使血压控制到理想或正常水平。

93.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如何治疗?

收缩期高而舒张期不高甚至低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治疗有一定难度。如何处理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建议:

(1)当舒张期血压<60mmHg,而收缩压<150mmHg,宜观察,可不用药物治疗。

(2)如果收缩压150~179mmHg,可谨慎给予小剂量降压药物治疗。

(3)收缩压>180mmHg,则给予小剂量降压药物治疗。

降压药可用小剂量利尿剂如速尿20mg一天一次口服、钙拮抗剂(CCB)如氨氯地平5mg一天一次口服、血管紧张素II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10mg一天一次口服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80mg一天一次口服等。治疗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94.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指征?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一般的高血压均能下降,得以控制。为减少降压药物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症状、促进血压的恢复,遇有下述情况者可采用康复医疗:

(1)血压在正常高值,即血压(收缩压120~39mmHg,舒张压80~89mmHg),不用降压药物者。

(2)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或者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者,血压波动大,受精神因素影响明显,降压药物的应用难以拿捏者。

(3)经降压药物治疗,虽血压下降或恢复正常,但症状仍明显或加重者。

95. 老年人高血压病适合哪些康复疗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哪些康复治疗方法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呢?常见的方法有:

(1)平地步行:让病人平地步行10~15分钟,长期坚持有利于血压下降。

(2)降压体操:可规定一定的活动动作(最好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来的),有利于四肢的活动,放松腹部呼吸,增强人体调节功能,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

(3)太极拳:既是一种中医康复治疗,也属一种运动疗法。由于动作缓慢、柔和、姿势放松有利血压下降。打太极拳时,思想集中,精神松弛,是—种平衡协调训练,有利于改善头晕、腿软等症状。

96.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物理康复疗法有哪些?

物理治疗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范围涉及全身各个系统,适合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有:

(1)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常用10%硫酸镁、10%溴化钠、10%碘化钾、或用中药0.8%~3%川穹碱等。电极置于领区或颈动脉窦部位或胸腹交感神经节处。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将药物导入体内,具有药物和直流电的双重作用。导入的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溴离子对神经产生镇静作用,可调节大脑皮层,从而达到降压目的。以每周1~3次为宜,6~12周为一疗程。

(2)生物反馈:应用肌电或皮肤电阻仪作反馈信息,当肌电位下降或稳定于正常水平或皮肤肌电下降,常提示肌内放松、思想安静,可导致血压下降。

(3)脉冲超短波或短波疗法:将超短波电极片置于太阳神经丛区,对感觉运动神经产生刺激,可使血压和心跳次数反应性降低,而达降压效果,每日1次,l0次为1疗程。

(4)穴位磁疗:用50~300MT(MT是脉冲磁场强度单位)磁片贴敷于百会、曲池、足三里、太阳、风池、神门、风府等穴位。开始选2~3个穴位,根据情况可增加。主要用磁场对经络和植物神经的调节而产生降压作用,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20次为l疗程。

(5)注意事项:凡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性化脓性炎症,装有心脏起搏器及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心力衰竭,有出血倾向,患有恶性肿瘤,直流电过敏的患者皆不适合以上康复治疗。

97.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中医药康复疗法?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目前的康复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为患者解决许多病患问题,在老年高血压方面,其治疗方法有:

(1)药物疗法:如肝阳上亢者有头目眩晕、烦燥易怒,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失眠多梦、便秘尿黄、脉弦数。中医治疗主要是平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阴阳两虚者有头晕头疼,耳鸣心悸、行动气急、腰酸腿软、失眠多梦,中医治疗是用二仙汤加减。

(2)针灸疗法;体针主穴有太冲、内关、印堂,根据辨证。配穴如肝阳上亢者配风池穴、肝俞,气血不足者配脾俞、足三里、气海,痰湿中阻者配中皖、丰隆、解溪。

(3)气功疗法:用于高血压的气功、主要是松静功,是体松、心静,自然下降和协调。

(4)按摩:按柔风池、太阳及耳穴,抹额及掐内关、神门、足三里等穴位,可降低血压及消除症状。

98. 老年高血压患者做康复锻炼时需要注意哪些?

老年人做康复训练时一定要安全第一,否则容易引起身体的进一步损伤,加重患者及家属的身心负担。做康复治疗时一定要注意:

(1)最好不做低头弯腰的动作,头部最好不低于心脏水平。

(2)避免做力量性运动,不要用力和屏气,以免造成血压上升,发生意外。

(3)不要做体位变化幅度大的快速动作,防止直立性低血压而导致晕厥。

(4)不要做节奏强烈,使人心情激动的运动,避免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99. 哪些服药方式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禁忌?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为合理使用降压药,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患者服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机制也不一样。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其发病机制也不完全一致。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忌不测血压乱用药:仅凭自我感受服药,感觉头晕头痛了便服药,没有不适症状就不服药。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测量情况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3)忌频繁换药: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偶尔波动,建议临时再加用一些降压药,但不推荐反复换药,每一种药物起到稳定的降压作用都需一定的时间。

(4)忌睡前服药:降压药物的使用时间应根据血压动态监测的结果决定,如果是夜间血压高,应该晚上吃;如果是白天血压高,应该早上吃;如果是凌晨血压高,应该使用长效制剂。

(5)忌单纯依赖降压药物: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6)忌降压不达“标”:有的患者仅以消除不适症状为降压目标,其实很多情况下不适症状消除了,但血压还没有完全达到正常标准,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血压降到正常标准才算达标。

(7)忌单一用药:除轻型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联合用药的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药物不良反应。

(8)忌降压过快、过低:一些高血压患者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血压降得过快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缺血,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9)忌间断服降压药:一些患者血压升高就服药,血压降低就停药,这种观点非常错误。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需长期服药。

(10)忌无症状不服药:约50%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等到有了症状才肯吃药,可能已经很危险了。

100. 老年人如何轻松应对高血压呢?

老年人得高血压已是普遍现象,有些老年人听到高血压这个病症就害怕,怕随时会失去性命。其实,高血压并不是可怕的病症,只要在各个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样会活着轻松自在,以下是具体做法:

(1)放慢说话速度:一个人说话太快时,血压可上升50%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快速的说话导致精神紧张所致。

(2)少争吵:研究指出,夫妻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耐心的听取对方的意见,心平气和的交谈,血压会保持正常水平。相反,在发生分歧时候,两人都不冷静而发生争吵,会使人心烦意乱,血压骤然升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食醋降血压:每日食醋15毫升,一至二个月后血压可有明显下降。醋酸对高血压有抑制作用,对预防心脏病、脑中风和肝病等也有一定的效果,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近年来,欧美、日韩等地刮起一股强劲的“喝醋风”,但是直接喝醋会刺激肠胃,所以肠胃不好的老年人应该谨慎喝醋。

(4)康复运动:每周3次的中低强度运动,比如,漫步或者快走,打太极拳等,每次至少20分钟,能够改善血压状况。

101. 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做好日常保健护理?

65岁以上的人有三分之二患有高血压,是高血压控制率最低的一组人群。包括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该如何保健护理呢?

(1)首先通过讲座形式让老年人了解高血压病的知识,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

(2)高血压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保持血压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对脏器的进一步损害。不要擅自随意添加或停用药物。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4)注意饮食控制与调节,减少钠盐、动物脂肪的摄入,忌烟、酒。

(5)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6)适当参与运动,以不引起心慌、脉搏明显增快为宜。

(7)定期随访,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希望对您有帮助。

102. 老年人常见低血压有哪几种?

世界卫生组织对低血压规定的标准,即成年人血压低于90/60mmHg,称为低血压。老年人常见低血压有三种:

(1)餐后低血压:有的老年人进食后常有头昏、乏力、困倦、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约经半个小时左右恢复正常。这就是老人餐后低血压症。其原因是人进食后机体为了保证食物的消化,体内血液出现重新分配,消化器官血管扩张充血,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而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常常在饱腹后血压下降,出现低血压症状。因此为了避免老年人餐后低血压发生摔倒等意外,我们建议老年人吃完饭后不要马上站起来,可以先坐或躺半个小时。另外,饭不要吃得太饱,尽量不要喝酒。

(2)体位性低血压:有的卧床老人突然起立,或蹲位起立时,眩晕、眼前发黑、面色苍白,甚至昏倒。经过片刻休息可以恢复常态。该病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应注意在起床、蹲起时缓缓进行,避免一时性脑贫血发生而摔倒。

(3)排尿性低血压:老年人睡后起床小解,常常突然晕倒,神志不清的躺在地上,甚至四肢抽搐,不一会儿自然清醒,恢复常态。这就是老年人排尿性低血压症。其原因是老年人排尿时屏气用力,使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血管、小静脉相应扩张,回心脏的血量相对减少。另外老人排尿后因腹部压力减低,腹腔内静脉扩张,静脉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脏排血量也相对减少,血压明显下降。其预防方法为经常运动,增强适应能力。小解最好取坐位,不要屏气。

103. 老年人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

老年人在餐后常出现头晕,血压偏低的现象,原因如下:

(1)有的老年人进食后常有头昏、乏力、困倦、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约经半个小时左右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老人餐后低血压症。据统计,有四类人特别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病人,帕金森症患者,喜欢喝酒的人,因为喝酒后血管扩张,血压越发下降。

(2)人进食后,机体为了保证食物的消化,体内血液出现重新分配,身体中20%的血液瞬间聚集到胃肠脏器中,其他脏器的供血明显不足,尤其是大脑缺氧,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就开始犯晕。其次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身体调节能力变差,常常在饱腹后血压下降,出现低血压症状。

(3)预防方法:老人饭后应该休息半小时,然后再活动。不要饭后马上出去走,以防意外的发生。

104. 老年人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做直立性虚脱,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低血压。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有时还伴有站立不稳、衰弱无力、视力模糊、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时老年人的常见病,除了病因治疗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大量饮酒、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预防便秘。

(2)合理膳食,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

(3)变换姿势时宜缓慢;避免站立太久,特别是服用高血压药物后。

(3)老年人如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立即采取仰卧位,下肢抬高。

(4)如果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应指导病人起床活动时应先在床上穿弹力袜后再离床活动。

(5)应该注意避免发生大量出汗、腹泻、感冒等症状,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在清晨起床时应特别小心。

(6)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抗高血压的药、安定药、血管扩张的药、抗肾上腺素药)在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要注意服药后最好静卧1~2小时,避免突然站立;用药后避免夜间入厕大小便,夜间起床大小便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105. 居家老年人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在家中也应经常测量血压,并做好血压值的记录,以便今后主治医师在调整用药时参考。居家测量血压时应该注意:

(1)测量前要安静,要精神放松,最好休息20~30分钟,排空膀胱,不饮酒、咖啡和浓茶,并要停止吸烟。保持一定的姿势五分钟后进行测量。

(2)病人可采取坐式或卧式,两脚平放,其肘部及前臂舒适地放在与心脏大约平行的位置上。

(3)打开血压计盒,放在病人肢体近旁的平稳处,并使水银柱垂直到零点。

(4)脱下衣袖尽可能充分暴露上臂,如穿衣服手臂不可被衣袖口束缚,如衣袖单薄宽大,可向上卷到腋窝处。

(5)在绑定血压计气袖时,先将气袖内空气挤出,再缠在右上臂肘关节上2~3公分处,不能太松或太紧,以可以伸进2指为宜。在肘窝内侧摸到肱动脉跳动后,将听诊器听头放在肱动脉上,打气测压。

(6)关紧气球上的气门,测量者的视线应与水银柱上的刻度在一个水平上,来观察水银柱的高度。快速充气,等到桡动脉脉搏消失后,再加压4kPa(30mmHg)即可停止充气,微开气阀门,使水银缓缓下降,当听到第一声脉搏跳动的声音时为“高压”,即收缩压。继续微微放气,水银缓缓下降到水银柱上的某一刻度,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为“低压”,即舒张压。

(7)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应完全放气,至少等一分钟后,再重复测量一次,取两次的平均值为所得到的血压值。 

(8)准备血压记录本,并学会记录,学会准确的测量数值,及测量时间。 

(9)整理好袖带、听诊器,把水银柱恢复至零点关闭,以备再用。

同时还要注意:

(1)打气时看袖带是否从旁鼓出,若鼓出应重新缠紧,以免产生误差。

(2)对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应在健侧上肢测量。因患肢血管可能不正常,以致血压测量不准确。

106. 冬季,老年人如何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

冬天气候寒冷,空气干燥,早晚温差较大,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受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而且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及自动调节功能减弱,造成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所以老年人在冬季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尤其重要:

(1)高血压患者日常应注意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定期检查,确诊后坚持服药,以降低、稳定血压;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

(2)避免抽烟饮酒,合理安排饮食。

(3)适当运动,避免过于劳累。

(4)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注意保暖。

老年心脏病篇

107. 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老年人,应该注意什么?

(1)安置起搏器后,开始时应定期去医院检查,以便能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和故障。

(2)电池寿命一般为7年,如起搏频率渐渐减少,提示电池将耗竭,应及时检查发现,以便更换。

(3)高压电线、变电站等强磁场可干扰起搏器,应尽量避开或尽快离开。

(4)高频发射装置如电焊机、广播站、电视转播台等均可干扰起搏器,应远离。

(5)家用电器如电动手钻、电动牙刷、电吹风等虽可使用,但应良好接地。

(6)电灯、电视机、电热毯等一般家用电器可安全使用。

(7)出厂期超过10年以上的微波炉可能会泄漏微波,应远离6米以上。

(8)绝对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9)安装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在做康复治疗前应该向自己的康复医师或治疗师如实汇报。

108. 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本身心功能不好,可能还同时身患其它慢性疾病,所以康复运动时不能等同于年轻人,总之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不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时,不适合做体育锻炼。

(2)避免在大量进食、喝浓茶、咖啡等2h内锻炼,也不应该在运动后1h时内进餐或浓饮。

(3)运动前不喝酒不吸烟。

(4)运动不宜在清晨进行,可选择上午10点左右。

(5)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

(6)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

(7)高温高湿季节应减少运动量。

(8)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淋浴,至少应在休息15分钟后,并控制水温在40度以下。

109. 老年人发生心肌梗塞有哪些特点?

老年人的任何疾病都有疾病本身的特点,也有老年人的独立特点,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有:

(1)症状不典型: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其它疾病可掩盖心梗的症状。有些老年心梗可表现为胃痛、牙痛、腹痛等,老年人出现这类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心梗。

(2)无痛性心梗多见:约占20~50%左右,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无痛性心梗的比例逐渐增加。无痛的原因是老年人感觉迟钝,痛阈(能引起疼痛的程度)升高,部分病人是由于疼痛被其它并发症所掩盖。

(3)并发症多: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远较中年人高,这与老年人心脏的退行性变心脏储备下降或心肌因长期缺血而受损有关。

(4)复发率高:大约1/3以上为复发性心梗,尤其初次梗塞后1~2年内复发率较高。因此,应定期随访相关指标。

110.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康复指征及康复分期?

目前提倡疾病早期即开始康复治疗或干预,那么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塞后何时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合适?如何进行呢?其康复适应症主要包括:

(1)急性心肌梗塞后病情稳定。

(2)急性心肌梗塞后病情稳定无合并症者。

(3)病情已明显缓解,但病人体弱,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恢复正常生活者。

(4)病情已基本恢复,但病人精神负担大、有心理障碍者。

除上述情况外,其他均不宜选择康复医疗。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间,其康复过程主要分为三期:

(1)急性期的康复(心梗后2周内):本期的康复主要是在监护病房和医院的普通病房进行,主要是床边走动。

(2)恢复期的康复(心梗后3~7周):从出院到恢复工作的这段时间为恢复期。恢复期的康复可在社区内进行,如家庭或疗养机构内可生活自理.参加轻松的文娱活动,并继续进行以步行为主的运动。活动量一般以无症状、无疲劳感为宜,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20次/分或不超过(170一年龄)次/分为宜。

(3)慢性期(心梗后8周以上):以临床康复为基础,以运动疗法为主要内容的预防性心脏康复锻炼或成人健身程序,可参照冠心病康复。

11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1~6周)有哪些康复训练方法?

研究发现从病理解剖结果看,心肌梗塞区要到六周后才有疤痕的修补。因此,过去认为心肌梗塞后必须卧床六周。由于卧床少动,带来各种并发症,致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68年即推荐心肌梗塞病人应及早进行康复活动。国际上将冠心病康复治疗分为三期,每个阶段医疗康复和康复锻炼有主次的进行康复期治疗。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早期康复:指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间的康复,一般为7天,急性心梗可以适当延长到14天,未溶栓者或溶栓失败未进行血管重建治疗者可延长至28天,本期的康复主要是在监护病房和医院的普通病房进行,具体康复项目有:

(1)床上活动:从不抗地心引力的活动开始,到抗阻活动可以采用捏皮球、气球,拉皮筋,徒手操十分有效,吃饭、洗脸、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均可早期进行。

(2)呼吸训练:主要指腹式呼吸,呼气和吸气之间要均匀连贯,可以比较缓慢,但不可憋气。

(3)坐位训练:是重要的康复起点,应该从第一天就开始,开始坐时可以有依托,例如:把枕头或被子放在背后,或将床头抬高。逐渐过渡到无依托独立坐。

(4)步行训练:从床边站立开始,先克服体位性低血压,在站立无问题后,开始床边步行,先短距离后逐渐增加距离。

(5)大便训练:患者大便务必保持通畅,卧位大便可增加心脏负荷,对患者不利,可在床边放置简易的坐便器让患者坐位大便,这样也比较容易大便。但切忌蹲位大便或大便时过分用力,如出现便秘可用通便剂。

(6)上楼:上下楼的活动是保证患者出院后在家活动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保持非常缓慢的上楼速度。一般每上一级台阶可以稍事休息,以保证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11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5~6周时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从出院到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即发病后的5~6周时,此时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较稳定,是康复的最佳时期。此时的康复治疗周期一般为3个月。康复可在社区内进行,康复目标是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步适应家庭活动,包括轻度家务劳动,适当参加轻松的文娱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康复方案为继续进行以步行为主的运动,室内外散步、医疗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适当进行家庭卫生,厨房活动、购物,园艺活动等。活动量一般以无症状、无疲劳感为宜,所有上肢超过平面的活动均为高强度运动,应该避免。应每周门诊随访一次,任何不适均应暂停活动,及时就诊。等待病情完全稳定后,准备参加下一期的康复锻炼。

11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7周以上时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7周以上时,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是评价患者通过康复治疗后能否恢复到发布前功能水平的重要时期。康复过程一般为2~3个月,必要时需要自我锻炼并坚持终身。

此期的康复目标是巩固上一期的康复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或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可以在康复中心完成,也可以在社区进行。

具体康复治疗方案包括有氧训练,(包括步行、登山、游泳、骑车、中国传统形式的拳操),自我锻炼应持续终身。康复锻炼中,根据年龄、身体康复程度,适当增加健身活动量,但活动量不可负荷过重,不宜参加竞争性运动,以活动后心情舒畅,无胸闷、气短和心绞痛为宜。合时运动量的主要标志是运动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睡眠,晨起时感到舒适,无持续的疲劳感,和其他不适感。同时建议每半年做1次心电图和全面体检。

114.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分为三阶段,每个阶段医疗康复和康复锻炼有主次进行康复期治疗,康复治疗中注意事项如下:

(1)选择适当的运动,避免竞技性运动。

(2)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感冒或发热时停止运动,待症状和体征消失2天以上再恢复运动。

(3)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反应的影响,寒冷、炎热天气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度,避免在阳光下和炎热气温时剧烈运动;穿宽松、舒适、透气的衣服和鞋;上坡时要减慢速度;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4)患者应理解个人能力的限制,应定期检查和协定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药物治疗发生变化时,要相应调整运动方案。参加训练前应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参加剧烈运动者尽可能要先进行心肺运动试验。

(5)警惕症状:运动时如出现心绞痛或其他症状,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6)训练应持之以恒,如休息4~7天以上再开始运动时,应该再次从低强度运动量开始运动。

(7)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注意运动后血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老年脑卒中篇

115. 老年人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因供应脑细胞的氧和血液的血管被突然切断而发生的脑血管疾病。是一个好发于冬季的疾病,在我国每年新发疾病的患者有150万人,预防疾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将脑卒中消灭在发作之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从老年人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早诊断糖尿病: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很大,定期体检以便于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意识,每天饮足够的水,保持心境平和,避免大喜大悲,天气寒冷注意保暖,有适当的体力活动。

(3)避免劳累,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

(4)防止便秘,不选用蹲位上厕所。

(5)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呕吐、晕厥等,应立即就医。防止跌倒。

116. 如何训练老年脑卒中患者正确的上下楼梯?

脑卒中后的老年患者要进行上下楼梯训练前,必须能够熟练的在平地上行走后,方可进行上下楼梯的行走训练。下面介绍扶栏上下楼梯的方法:

(1)上楼梯时,偏瘫患者健手扶栏,先将患肢向前伸,用健足踏上一级,然后将患肢踏上与健肢并行。

(2)下楼时,患者健手扶栏,患足先下一级,然后健足再下与患足并行。

117. 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应该注意什么?

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可能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其在康复训练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的前后应做好准备及放松运动。

(2)练习时不应该引起明显的疼痛。

(3)在运动时,如果有头晕不适,手脚麻木时应该立即停止。

(4)空腹不宜锻炼,进餐后也不适宜立即锻炼,需要等30分钟后方可进行锻炼。

(5)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不适宜进行锻炼。

118. 什么样的轮椅更适合脑卒中老人的康复?

市场上的轮椅种类很多,在选择轮椅时要考虑到患者的认知功能。患者至少一侧的肢体功能正常,能较熟练地操纵轮椅。轮椅一般要求如下:

(1)座位的宽度:测量坐下时两边臀部的距离,再加5cm,也就是坐下后各有2.5cm的空隙。

(2)座位高度:测量坐下时足跟至腘窝的距离,再加上4cm在放置脚踏板时,板面至少离地5cm。

(3)座位长度:测量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水平距离,将测量结果减6.5cm。

(4)靠背的高度:靠背越高,越稳定,靠背越低,上身及上肢的活动就越大。

(5)扶手高度:坐下时,上臂垂直,前臂平放于扶手上,测量椅面至前臂下缘的高度,加2.5cm。

119. 老年人为什么会患癫痫病?

癫痫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老年人由于身体弱,更易于癫痫发病。老年人癫痫病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多数能找到发病原因,较常见的病因如下:

(1)脑血管病:各种脑血管病均可发生癫痫,占老年癫痫病因的30%~40%。主要为缺血性血管病。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癫痫多在急性期发生或为首发症状;而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除急性期可发生外,约33%在随后发生。

(2)脑肿瘤:是老年癫痫的常见病因,其中以脑膜瘤,脑转移瘤,脑胶质瘤多见,特别是脑膜瘤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癫痫常可以是脑瘤的首发症状,比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出现早。

(3)脑外伤:老年人癫痫由于脑外伤引起者并不少见,颅脑外伤如合并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伤等,常可伴癫痫发作。

(4)脑部感染。这是比较常见的老年癫痫的病因,在各种脑炎、脑膜炎及脑脓肿的急性期,因充血、水肿、毒素和渗出的刺激,均可引起癫痫发作。痊愈以后,疤痕和粘连可成为发生癫痫的病因。

(5)其它原因:由于老年人对各种环境、精神及身体刺激的反应比年轻人更敏感,更容易患上各种内科、神经科及精神疾患,因此也更容易诱发癫痫发作。老年人要多注重保养和预防疾病缠身,了解更多的癫痫预防措施。

120. 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家突然发生抽搐时,家属应该如何护理?

各种脑血管病均可发生癫痫(俗称羊角风),主要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癫痫多在急性期发生或为首发症状;而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除急性期可发生外,约33%在随后发生。

(1)抽搐突然发作时应有专人守护,确保患者口腔内无食物,并且就近取物(毛巾,调羹等)塞入口中,防止患者因为抽搐时牙关紧闭而咬伤舌头,让患者立即平卧,防止坠床,避免强行按压肢体以免造成骨折。

(2)抽搐时减少对患者任何刺激,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强光刺激。

(3)家属要记下患者抽搐开始的时间及持续的时间,抽搐时的神智、眼神、四肢的状况。

(4)等患者停止抽搐后,立即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

121.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后出现肢体挛缩,应该怎么康复及护理?

很多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长期卧床不起,最终导致肢体发生挛缩,引起肌张力增高。为了减轻肢体挛缩,可以选用以下康复治疗法:

(1)减少加重痉挛的不当处理和刺激:不管是脑外伤、脑卒中,还是脊髓损伤,早期的正确摆放肢体(比如良姿位、抗痉挛位等)极为重要;早起可进行斜板站立和负重练习,避免不适当刺激等。

(2)运动疗法多采用牵张治疗:持续被动的牵伸,每日进行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是处理痉挛的基本的方法,牵伸时注意避免暴力牵引,容易损伤跟腱;对一些关键点的控制,如手的痉挛,拇指是关键点,躯干痉挛的关键点是胸骨柄处等等。

(3)生物反馈治疗:电极片放置通常情况下有两种:1)痉挛强且其拮抗的控制能力尚不充分时,把电极至于痉挛肌上,被动伸展痉挛肌;2)拮抗肌随意收缩加强,把电极放在拮抗肌上。

(4)痉挛肌神经干阻滞:又叫神经溶解技术,是指在神经干或者肌肉运动点注射酒精或者酚,导致神经鞘及轴索细胞膜的变性,或者肌肉蛋白的凝固变性,从而降低局部肌肉-神经活跃程度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症患者痉挛状态的康复治疗。

(5)支具治疗:支具治疗目的是保持抑制痉挛的肢体位及矫正痉挛导致的挛缩,如分指板、踝足矫形器等。

(6)手术治疗:如跟腱延长术、屈肌腱切除术等。

(7)肉毒毒素治疗:肉毒毒素注射采用对痉挛肌肉的运动点注射,通常在B超或肌电图检测定位的引导下进行。

(8)药物治疗:安定、巴氯芬、松得乐、替扎尼定等药物治疗,服用这些口服药时,注意复查肝肾功能。

最好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篇

122.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应该怎样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之一,骨质疏松引起的并发症给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带来诸多不利,甚至危及老年人的生命,故预防骨质疏松症显得尤其重要。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变生活方式:

1) 避免过量饮酒或吸烟,少饮咖啡,停用致骨质疏松的药物,注意合理营养注意饮食或补充增加钙的含量,如进食富含钙镁与异黄酮类(如:豆制品)的食物;

2) 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运动可增加和保持骨量,并可使老年人的应变能力增强,减少骨折意外发生,运动的类型、方式、和运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2)积极预防骨折发生:

1)药物治疗:对具有骨折的高危人群应给予药物治疗,如钙片等,不论何种骨质疏松均应补充适量钙剂,使每日元素钙的总摄入量达到800~1200mg,除有目的地增加饮食钙含量外,尚可补充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等制剂。适量补充维生素D:成人如缺乏阳光照射,每日摄入维生素D 5ug(200IU)即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2)锻炼要适当:任何过量、不适当的活动或轻微损伤均可引起骨折,故锻炼时的活动量及强度一定要恰到好处,必须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及疾病的稳定程度来确定。

123. 运动康复疗法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有哪些好处?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45岁以上的妇女,约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90%以上。

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一旦出现全身不舒服,腰腿乏力,抽筋,莫名其妙地骨痛等不舒服症状,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治疗。医生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患有骨质疏松症后,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止痛药和补钙药。另外,还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骨质疏松症比较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逐渐延长锻炼时间。吃菜不应挑食,应该吃低盐、清淡饮食,同时又保证营养丰富。每天应保证1瓶牛奶。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疗了2个星期,骨痛、抽筋没有得到缓解,你可以再去找医生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能只靠打针、吃药。它是一种慢性病,随着年龄增长后慢慢发生的。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我们缺少运动很有关系,千万不要小看了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骨密度也比不爱运动的同龄人的骨密度要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跤,这就能有效地预防骨折的发生。

124. 骨质疏松症可以进行哪些康复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尤其应该注意安全,防止发生骨折等并发症,引起不必要的损伤,适合老年人做的康复项目包括:

(1)对症治疗疼痛、畸形:可采取矫形器和背带等矫正脊柱后凸、侧凸等畸形,此外还可以根据病情应用止痛药、理疗体疗等措施。

(2)运动治疗:在提倡适当用药的同时强调运动治疗,每天运动25分钟比不作此运动的人全身1年要多50%的骨盐,运动治疗在促进骨质代谢,增强肌力,耐力,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症状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步态和平衡能力,从而减少跌倒的危险。可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疾病稳定程度选择被动运动、助动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方式。低强度缓慢增量的运动训练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骨质疏松症并减轻其进展。

125.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属于发生骨折的高危人群,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运动强度过大: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骨脆性增大,高强度运动易致患者肢体承受过大负荷,容易发生骨折。

(2)避免关节过度屈曲、伸展:过度关节屈曲、伸展易致脊柱、关节承受过大剪切应力,增加骨损伤风险。

(3)避免关节过度扭转的动作:关节旋转运动时应动作舒缓,以能持续较长时间,不加重关节负荷的治疗项目为主要康复运动项目。

126.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日常生活护理中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重视的地方,如: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大多数新鲜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

(2)坚决戒烟、不要过量饮酒:吸烟会影响骨骼的形成和代谢,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3)让运动帮助促进新陈代谢: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和含钙食物,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27. 老年人如何通过康复训练预防跌倒?

由于老年人反应速度减退、平衡能力低下、肌肉力量不足,所以易于跌倒。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等会严重影响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由于老年人易于发生骨质疏松、跌倒后极易出现骨折,致使很多老年人不得不卧床,极大地影响活动能力和参与能力、降低了生活质量,因此预防老年跌倒有很大临床意义。而通过以下康复训练措施可以预防跌倒:

(1)加强运动活动:倡导老年人积极地参加运动活动,提高和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肌肉力量,适合老年人的有太极拳、五禽戏、交际舞、老年保健操、门球、登山、慢跑等。

(2)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老年人做康复训练时应该在专业康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专业人员首先要了解和评定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然后制定适合其个人的康复训练计划,科学地、逐步提高老年患者各项能力,以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3)加强监护:对于有跌到危险的老人,要加强活动时的监护和保护,积极做好防护措施。

128. 如何从饮食上预防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容易跌倒是众所周知的,其原因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退变、感觉系统和平衡能力减退、骨骼和肌肉结构异常或功能退化、慢性病或药物的影响,甚至心理因素等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骨骼肌肉系统结构异常或功能退化。饮食上有哪些预防跌倒的措施呢?

(1)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虽然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没有青壮年旺盛,但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不比青壮年少。只要老年人的肾功能允许,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至少要达到每公斤体重1.2克,蛋白质占总能量15%~20%。因为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来自牛奶、鸡蛋、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等食物的优质蛋白对保持肌肉数量和力量尤其重要。因此,老年人食谱不能过于清淡,三餐应均匀摄入适量的鱼、肉、蛋、奶、大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并保持肌肉质量。

(2)增加抗氧化营养成分的摄入: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硒、多酚、黄酮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缓解氧化应激、减少肌肉衰减,还能提高免疫力,这些抗氧化营养成分主要来自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粗粮等植物性食物(硒例外)。

(3)钙的摄入与补充: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更容易摔跤、骨折,此类老年人平时应多食入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皮、排骨等,以补充体内的钙盐,尤其是鲜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钙,每日饮用两袋(500ml)基本可以满足体内钙的需求,西方人大量喝牛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就较低;经常做一些户外锻炼,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饮食不能完全满足身体需求的老年人可以服用一些药物,加钙剂、维生素D等,以弥补食物中钙剂的不足;如是绝经期老年女性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少量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剂。老年人中大约1/4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发病率高。如此高的发病率提醒我们,人到老年,无论是否有骨质疏松症,都应该积极补钙,以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4)增加维生素D的供应:人体内的维生素D主要由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合成,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促进钙吸收,故其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另外维生素D对肌肉的结构和功能也起非常大的作用。Ⅱ型肌纤维上有维生素D的受体,而且受体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所以老年人增加维生素D供应可以直接延缓肌纤维的衰减。增加维生素D供应的方法是多晒太阳,或口服维生素AD制剂(鱼肝油),成年人每天摄人50微克(2000IU)是安全的。

129. 老年人如何正确补钙?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老年人补钙的重要性。老年人因其生理特点决定了钙质容易缺乏,常导致骨质疏松、腰腿疼痛、骨骼缺钙、内分泌障碍、动脉硬化等。那么老年人如何正确补钙?

(1)以食补为主:多食用含钙量较高的食品,如奶制品、虾皮、精瘦肉、鱼肉、菠菜、豆制品;如果老人伴有乳糖不耐受,饮用牛奶后出现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此类老人可选择喝酸奶、豆浆;如果老人饮用豆浆后出现腹胀,可以选择食用其他豆制品。

(2)改变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的老年人必须戒掉烟酒嗜好,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少喝咖啡和可乐,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

(3)户外活动:户外运动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老年人不妨参加一些非力量型的温和运动,比如做做体操、打打太极拳,或者伸伸腿、扩扩胸等都是有益处的。

(4)适当晒太阳:老年人每天要保证晒太阳30分钟,选择紫外线照射不是特别强烈的时候进行,如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以免晒伤或中暑。

(5)补充钙剂:适量服用钙剂很重要,每天服用1000毫克,晚上睡前服用效果最佳,因为睡觉的时候钙流失最严重。

130. 老年人骨折后各个时期的饮食要点是什么?

有句话叫“伤筋动骨一百天”。发生骨折之后除恰当的治疗外,良好的膳食能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康复。特别是老年人体质弱,骨质疏松,四肢软弱无力,骨折后的饮食营养更为重要。

(1)骨折初期:对老年骨折病人骨折初期,即骨折后2周内,可多吃些流质、半流质,如果汁、稀饭、豆浆面条等,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大豆及其制品,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可防止便秘。

(2)骨折中期:即骨折后2~4周,要特别供给维生素D丰富和高钙食物,如豆类、蛋类、虾皮、海带、牛奶,大豆及其制品、蔬菜、马铃薯、银耳、花生等。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

(3)骨折后期:即骨折后5~6周,直至恢复阶段,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牛奶要每天喝500毫升,蔬菜400-500克,水果200克或更多。在合理搭配其它食物,做到膳食平衡和合理营养。

另外在饮食花样、调配上也要多下功夫,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动不便者帮助喂饭。适当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胡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纤维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131. 老年人骨折后该如何紧急处理?

老年人如果摔倒或受其它外伤以后,四肢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形或活动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发生了骨折。老年人摔伤骨折后现场急救很重要,如果处理不当会加重损伤,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造成残废影响生命。老年人摔伤骨折后应该如何处理呢?

(1)不要惊慌: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封闭伤口。最好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不宜过紧过松,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如遇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

(2)不要随意牵拉骨折部位,以防止损伤血管和神经:应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下面介绍几种骨折肢体临时固定方法:

1)上肢骨折主要用夹板固定,用三角巾悬吊,并将伤肢用绷带固定在胸壁上;(见图8-131-1)

图8-131-1上肢骨折的固定、悬吊

2)下肢骨折主要用半环托马斯架固定或绑在健腿上,膝以下骨折固定在小夹板上;(见图8-131-2)

图8-131-2下肢骨折的固定

3)疑有脊柱及骨盆骨折损伤时,应尽量避免骨折处有移动,以免引起或加重损伤。在搬动时,最好3人站在同侧,用手平平托起,再平放于木板上,以防脊柱扭曲造成截瘫;(见图8-131-3)

图8-131-3脊柱及骨盆骨折的搬动

4)无论是仰卧或俯卧,尽量不变动原来位置将四肢理直,准备好硬板担架后,由两人轻轻将病人滚翻到木板上仰卧,用宽布带捆在担架上;如骨折位于颈部,则一人必须把住下颏和枕部略加牵引。滚翻时脊柱应保持中立位。腰或颈下垫一个小布卷则更好。

(3)经以上现场处理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疼痛;注意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132. 如何做好老年人骨折后的专业护理?

虽然我们都希望老年人健康平安,但是生活中总有我们难以预料的意外,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衰弱,骨质疏松等原因,经常会出现骨折的现象,这时候护理就成了难题。其实老年人护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够让老人尽快的康复。

(1)心理护理:老年人在骨折后,就会到医院检查,这时候就要面对很多陌生的人和许多检查的仪器,这样就会使老年人表现出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症状,为解除老人的思想负担,子女们要给予老人以安慰。

(2)营养护理:一些骨折老人怕给子女增添麻烦,控制饮食减少小便次数。这时应向他们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便秘。

(3)预防压疮: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压疮,应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骶尾部加防压疮垫。

(4)预防泌尿系感染:应嘱其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排尿时觉困难,可用手挤压下腹部,使膀胱内的残余尿尽量排空。

(5)预防消化系统并发症:骨折卧床老人易出现腹胀、便秘情况,宜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必要时可用缓泻剂。

(6)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术后老人早期可活动健康肢体和伤肢肌肉,3周以后可以做伤肢的关节运动。老年人运动不可过量,慢慢增加次数,离床活动时要有专人扶助,以防止跌倒。

133. 老年人骨折后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大多数骨折患者在治疗的中后期都会在家中度过,所以,做好骨折患者的家庭护理十分重要。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的具体方法是:

(1)卧室应常开窗,保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床上的被褥应经常晒,室内地面应平坦并要有一定的空间,以免病人下地时不慎绊倒。

(2)观察患肢情况,注意每日检查皮肤被石膏或夹板压迫的部位是否破溃,手指足趾的皮肤色泽有否弹性,感觉是否迟钝,运动有无障碍等。

(3)石膏固定的病人,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需要平整无皱折。卧床病人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改变体位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在护理骨折老人时,除了要经常帮助其变换体位之外,还要经常轻轻予以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5)鼓励多饮水,每日应饮水2500~3000毫升。增加患者饮食中的营养成分。骨折老年人需要高蛋白、高热量的膳食,以修复其体内被破坏的组织,可多吃些鸡肉、猪肉、鱼肉等。

(6)卧床期间要保持适当的床上功能锻炼,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要注意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特别是患肢应始终处在功能状态下。

(7)有些骨折后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别人照顾,长期卧床容易引起情绪低落产生抑郁,所以要做好心理护理,增强骨折病人康复信心,及时解决老年人所提的各种问题。

134. 老年人椎骨和髋骨骨折后如何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老年骨折患者在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时都要遵循早期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主动运动为主的原则。一般的骨折患者在开始治疗后的第二天即可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老年患者常常缺乏主动运动的积极性,其家属要经常鼓励、督促其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1)髋部骨折:髋部骨折的老年人经治疗后要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要鼓励此类患者做咳痰、深呼吸、有节律地收缩两个大腿上的肌肉、伸屈足部关节等动作。患者在手术2周后,就可以用双手撑住床面做抬起臀部的练习和不负重的站立练习,1个月后可拄单拐行走,3个月后可去拐行走。髋部骨折后常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此类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不可过度屈曲髋关节,故不要坐矮的椅子、坐在椅子上时身体不要向前倾、不要交叉下肢或侧卧、不要弯腰拾地上的东西、不要坐在床上屈膝或盘腿、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不能爬山、避免双腿或双踝交叉、不要向里或向外旋转手术的那条腿等。

(2)椎骨骨折:尤其是腰椎骨骨折的老年人必须绝对平卧于硬板床,不要枕枕头,不允许坐起,避免脊椎的屈曲扭转而发生后凸畸形或进一步损伤;翻身时,其上半身和下半身要同时翻转,不能扭曲。患者可进行吹气球锻炼,以增强内脏的功能、锻炼胸腹肌的力量及促进代谢。当患者的疼痛有所减轻、全身状况许可时,可适当地进行上下肢的康复功能锻炼。

老年神经、精神病篇

135.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有哪些危害?

老年痴呆症是指由于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通常多见于老年人群。老年痴呆症的危害有:

(1)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老年痴呆一般最初征兆从失忆开始,如经常忘事,且有些事情刻意去记还会忘记,事后还想不起来,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再进一步发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觉幻听,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2)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人粗略地算过一笔账,假使以老年痴呆一般的存活期服用药物来计算,一个老年痴呆患者10年的花费不少于40万,足以在全国二线城市买一套地段不错的商品房,这里还不算起居、饮食等日常的花费。

(3)照料者缺乏及情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得了老年痴呆,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身,因为随着疾病的进展,他们的思维世界就会变得“返老还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都没什么感觉,最苦的其实是照料他们的家属。在众多照料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属中,八成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关键是那种无法沟通和看不到希望的感觉,让很多家属深感绝望。

136. 老年人出现哪些症状时应该高度警惕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表现包括:

(1)记忆丧失、尤其是记忆减退:如和邻居交谈后不但记不起人家的姓名,连交谈过这个事实也忘了。

(2)难以胜任日常家务: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3)语言问题 :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4)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 :地方(如自己居住的街道)也会迷路,不知道怎样回家。

(5)判断力变差:如衣着违时,烈日下穿着厚衣,寒冬时却只披薄衫。

(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交谈时跟不上他人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7)将东西放错地方:会将东西放到奇怪的地方,如将熨斗放进电冰箱。

(8)情绪极不稳定 :情绪可毫无来由地快速涨落,也可较以往淡漠、麻木。

(9)人格改变: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如忘记金钱放在哪里就怀疑是别人偷走了。

(10)主动性丧失 :终日消磨时日、昏昏欲睡,或对以前的爱好也兴味索然。

137. 老年痴呆患者可以做康复训练吗?

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渐的年轻化,这也引起了社会对此病的高度重视,而及时的进行治疗,是避免危害不断蔓延的关键。专家提示:对于老年痴呆这种疾病,不仅需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老年痴呆康复训练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因此,一定要认真对待老年痴呆康复训练。

138. 老年痴呆症的康复治疗包括哪几个方面?

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意识状态不正常,很多康复训练不能配合完成,因此,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康复难度较大,适合的康复治疗项目较有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性康复:痴呆的康复治疗首先是早期的预防疾病发生,如对脑血管性痴呆患者,通过宣传教育预防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以及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治疗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和腔隙性脑梗塞,防止脑卒中反复发作。长期服用小剂量的肠溶阿司匹林被认为是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

(2)康复训练:对于有记忆、情感、心理和行为障碍的老人,应有专业的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文体治疗师等治疗人员专门从事老年痴呆康复训练。对于有严重记忆障碍的老人,可运用环境影响其行为。如生活的环境保持不变,运用多次的重复刺激、采用背诵、联系概念、联系自身、帮助分析、听说读写并用、看图片、记日记、看电视、编故事等方式训练记忆力。

(3)康复护理:将有痴呆症的老年人安置在良好生活环境及保护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康复护理是改善患者功能状态,维持良好生活习惯活动必不可少的。安全监管及饮食和营养安排也是很关键的一部分。

139. 老年痴呆症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老年痴呆症的康复治疗包括预防性康复、康复训练及康复护理三大方面,其具体的康复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

(1)激励机制:多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一些学习和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

(2)生活方面训练:家人要手把手地教会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以期生活能够自理。

(3)记忆训练: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走失、在室内反复带患者辨认卧室和厕所、亲人要经常和他们聊家常及以前曾经经历过,发生过的事情或讲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强化其回忆和记忆。

(4)智力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们记一些数字、由简单到复杂反复进行训练;亦可利用玩扑克牌、玩智力拼图等,以帮助患者扩大思维和增强记忆。

(5)合理药物治疗:如患者有疼痛或失眠时应该及时就医,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随意服用药物。

140. 老年痴呆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如何注意饮食? 

对于老年痴呆的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往往能对老年人的身体起一定的保健作用,同时也会对老年痴呆的康复带来一定的效果,能预防和延缓该病的发生和发展。饮食的关键是营养的摄入要平衡,要多吃优质蛋白及含钙食品,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卵磷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肥肉、盐和糖。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来说,饮食不仅仅是补充营养,同时对于患者的病情治疗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老年痴呆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

(1)食物要简单,尽量切成小块,选用一些容易烹制和食用的食物。避免同一时间进食固体和液体食物,否则会引起窒息。

(2)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无刺、无骨,易于消化。

(3)每天定时喝水,不要过冷过热,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而且新鲜蔬莱、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尤其以绿叶菜,鲜橙,猕猴桃为最高。把水果蔬菜安排在饭后食用,而不是在吃饭的时候。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因为饱胀感而拒绝食用蔬菜。多吃高抗氧化剂的饮食如维生素 E、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

(4)增加蛋白质饮食,其中首选鱼类,鱼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其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其次,鱼肉中脂肪含量较少,而且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人体吸收率高,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第三,鱼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铁、磷、钙等。鱼的肝脏中则含有大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尤其是海洋鱼类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更高,最为关键的是海鱼肝油和体油中含有淡水鱼所不具备的DHA(俗称脑黄金),是大脑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

(5)摄入适量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碘、锌、钙等。碘在海产品中含量较高,尤以海带、紫菜中含量最高。锌存在于鱼、贝、瘦肉、蛋、豆及坚果等食物中。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奶类、豆类、虾皮、黑芝麻等都是老年痴呆饮食需要注意的,更重要的是经常晒太阳这样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

(6)摄入一定量的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如花生油、豆油及芝麻油等。核桃,瓜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又有健脑益智作用,每天坚持适量食用可预防大脑早衰、智力减退。

141. 如何康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老年痴呆症的最大特点就是认知障碍,也因为认知障碍使患者不能配合正常的康复训练,所以改善其认知功能,对老年痴呆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改善认知功能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

(1)记忆障碍康复训练:应反复训练患者记忆居住的环境、物品的放置、周围的人和事物。指导患者制定生活作息时间表,让其主动关心日期、时间的变化。每日活动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组织患者看电视、玩扑克、下跳棋、玩智力拼图或给患者一些数字卡,训练患者从小到大排列等,以锻炼患者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2)定向力障碍康复训练:包括对时间、地点及人物认知训练,诱导患者产生正向的行为改变,尽可能随时纠正或提醒患者产生正确的人、时间、地点的概念,使患者减少因定向力错误而引起的恐慌和不安。

(3)思维障碍康复训练:充分利用残存脑力,如数字排序训练、物品分类训练计算能力训练等,训练患者的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

(4)情感障碍康复训练:对情感障碍的患者多给予信息及语言刺激训练,多关心、体贴患者,多与其交谈沟通,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对思维活跃及紊乱的患者,改变话题,分散注意力,转移思路,保持情绪平稳使思维恢复至正常状态。对有妄想的患者,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谈话技巧,不可贸然触及患者的妄想内容。对幻听、幻视的患者,要稳定情绪,分散注意力,尽快将其引导到正常的情境中来。

142. 哪些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逻辑分析能力?

要想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逻辑分析能力,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逻辑联想、思维灵活性训练:根据痴呆患者智力评定结果,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智力拼图进行训练。患者需要运用逻辑联想力,通过反复尝试,将各种形状的碎片拼成一幅图画,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并改善思维的灵活性。

(2)分析和综合能力训练:训练内容是对许多单词卡片、物体图片和实物进行归纳和分类。例如,让痴呆患者从许多图片或实物中挑选出动物类、食品类或工具类的东西;如果痴呆患者有改善或能力较好,可作更细致的分类,如从动物中再可细分出哺乳动物、飞禽类、鱼类等。

143. 哪些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理解、适应、分类及计算能力?

老年痴呆患者由于存在语言、认知、定向、分析、计算等多种功能障碍,康复时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训练,下面介绍理解、适应、分类及计算能力方面的训练:

(1)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通过听故事或阅读进行语言理解能力训练,通过讲述故事情节或写故事片段或心得等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例如,给痴呆患者讲述一些故事(可以是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是电影、电视、小说中的内容) ,讲完后可以让患者复述故事概要,或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让患者回答。

(2)社会适应能力训练:鼓励痴呆患者尽量多与他人接触和交流。通过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可以在社区通过开设棋牌室、提供文体娱乐活动场所、举办各种健康保健讲座或者召开各种联谊会等方式,营造各种社交氛围,增进与他人进行交往的兴趣。

(3)计算训练:将筷子分成两堆,让患者比较哪堆多,哪堆少。或让患者进行简单的家庭消费账目计算。比如去商场购买回一些日用品后,让患者计算每样物品各花费了多少钱、共消费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4)分类训练:多以纸笔练习为主,让患者按指示完成规定的图案描绘,或对录音带、电脑中的指示执行某个动作。还可按照持续性、选择性、交替性及分别性等注意项目分别进行训练。

144. 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痴呆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强度、电刺激强度、温热刺激的温度选择,避免患者反应迟钝致意外损伤;并且治疗过程中,要有专人陪同,避免患者不慎摔倒致骨折、脑外伤等意外甚至走失。除此以外还应该:

(1)营造良好环境:要适时融入周围环境,稳定情绪,敞开心扉,多与人交流。另外,家庭成员也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患者康复。

(2)调整心理因素: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老年人容易情绪化,喜欢操心,心事重重,难以洒脱。要注意有效的调节,如去完成年轻时未了的心愿,学书法学作画、弹琴跳舞等。

(3)适度自我加压:适度的压力对活跃大脑有促进作用。关心时事,看书读报,或给自己树立能够完成的目标,总之多动脑有益健康。

(4)坚持适度锻炼:体育锻炼既可强身健体、也可锻炼小脑的共济能力。经常活动四肢,身体各部位才能协调好,也可减轻认知功能衰退和运动失调,同时对记忆也有明显的帮助,从而推迟大脑的老化。

145. 在护理老年痴呆患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痴呆护理是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中重度痴呆患者。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制定护理方案,应加强对患者及照料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咨询和支持。包括:提供有关老年痴呆疾病的科学知识相当重要,包括疾病的本质、疾病的早期表现、治疗策略,以提供照料患者的能力。还应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家庭物品固定地方,放置有序,方便取用,防止撞伤。告知其家属发现患者行为异常应采取恰当的沟通交流方式缓解患者的异常行为。如,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疏导情绪;在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的时候尽量用语言安慰、疏导,多与患者进行思想感情交流,满足其合理要求,减少冲突,言谈中应避开“痴”、“傻”、“呆”等词语。对晚期患者,生活上给予关心、协助,但不是完全包办。协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自理,如洗漱、进餐、行走等。晚期患者对环境、方向的定向力差,不能单独外出,防止走失或跌伤。药物、热水应放好、放稳,防止误服、烫伤。铁器、锐器等物品保管好,防止误伤和伤人。

146. 如何做好早期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若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一定要尽早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除了积极的治疗外,家属们对患者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早期老年痴呆的护理方法有很多,多动脑,多学习,如看报读书、下象棋、学电脑、习书画,特别是与人交谈讨论等,都可以帮助保持和增强记忆功能和智能。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痴呆患者需要注意维持人际关系,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的情绪及患上忧郁症,因为忧郁症也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创造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入睡前用温水洗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等。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

(2)防自我伤害:近年来,老年痴呆症老人的自伤、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家人在耐心的心理工作的同时,进行全面照顾,严密观察,随时发现可疑动向,及时排除可能自伤、自杀的危险因素,比如电源开关、毒麻药物等。

(3)防跌伤骨折:老年痴呆症多伴有各种各样的共济失调,站立、行走都会发生困难,亲自行动去完成一些力不从心的工作,结果每每跌伤。老人缺钙,骨质疏松,极易骨折,最多见的为股骨颈骨折,也有跌伤头部,引起颅内出血,死亡率相当高。家庭地板、浴池、厕所地不能滑,最好铺防滑地垫。

(4)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老年痴呆症早期多数时候神智还是比较正常的,此时多让老年人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对老年人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建立舒畅愉悦的心情非常有帮助,从而可以减缓痴呆症的进展。

(5)多陪伴、沟通:尽可能抽时间陪陪老人,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147. 如何做好中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的居家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中晚期生活自理能力已经非常差,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和照顾,目前许多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照顾者缺乏相关的常识及护理技巧,不能给老年痴呆患者以很好的治疗和护理,使疾病不断进展,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因此居家护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1)着重生活照顾:中晚期痴呆老人在卫生、饮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家属督促或协助。比如帮助他们把要穿着的衣服按顺序排列,避免太多纽扣的衣服,可以用拉链取代纽扣,不要选择系带的鞋子。菜肴宜清淡,富营养,易于消化。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应放在其看得见的地方。

(2)坦然应对异常行为:痴呆老人辨别能力差,常爱将废纸、脏东西视为珍品收藏,使家中脏乱不堪。家属无需与病人论理,只要偷偷扔掉就是了。痴呆老人记忆甚差,你扔掉的物品,他是回忆不起来的。贵重物品,金钱和危险物品要藏好。倾倒垃圾时先检查一下,可能会发现失去的东西。

(3)生活环境的改良:衣服要合体,裤管不宜过长;把床放低或增加床挡防止坠床;墙壁安装扶手以防摔伤。可能用以自伤的器具应妥善保管。

(4)纠正错误睡眠模式:痴呆老人的睡眠常日夜颠倒,影响家人睡眠和工作,在白天鼓励病人进行多些体力活动,以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睡前可以喝牛奶帮助睡眠。要求他们按时起床和就寝,进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5)防意外事故:有些老年痴呆症患者还合并糖尿病,有多吃多喝症状,常趁家人不在,自己烧菜做饭,结果造成烧伤、烫伤、严重的还可引起煤气爆炸,中毒或火灾。他们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反应迟钝、笨拙、不能应急处理,以致导致严重后果。应看护好,不能让其过多的单独行动。

148. 如何防止老年痴呆患者发生意外?

老年痴呆症患者除了要进行积极的治病与护理外,在日常生活中为保证患者、家庭及社会的安全,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以免发生意外:

(1)痴呆老人身边不要离人,24小时有人陪护。

(2)痴呆老人不要单独外出,家门最好使用双面锁,即内外都要加锁,以免偷跑出去,阳台也应上锁。

(3)痴呆老年人外出或行走时应有人扶持或陪同,以防跌倒摔伤、骨折,对居住在高层楼房的痴呆老人,更应防止其不慎坠楼。

(4)痴呆老人衣袋中需要放置写有患者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的卡片或纸条,以备万一走失后,便于寻找。

(5)所服药品要代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着服下肚。床铺要低些,必要时可加护栏,以防夜间摔伤。

(6)不要让老人单独承担家务,以免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等意外。

(7)洗澡时最好有专人陪护,在调好水温后,看管好水温开关,避免患者擅自调节水温而发生烫伤。装有开水的水瓶应放置于患者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冬季禁止使用电热毯、热水袋,以防老人皮肤烧烫伤等意外发生。

149. 什么是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有关。抑郁症典型症状是三低症状,即情绪低落或抑郁,思维活动缓慢和行为动作的减少。老年人抑郁症的表现常不典型,有的以躯体主诉和植物神经系统失调为主,如口干、胃胀、便秘、出汗等;有的以为焦虑和某些躯体症状为主,多是腹部不适感,常喋喋不休地纠缠医生,情绪激动,甚至出现妄想、自责;有的表现为躯体无名疼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老年抑郁症起病缓慢,约1/3病人可在3年中完全恢复,1/3病人抑郁状态可完全缓解;其余1/3病人发展成为慢性状态。

150. 为什么老年抑郁症易被忽视?

因为老年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啰嗦、反应迟钝、多虑等,所以即使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的表现,往往也会被大家所忽视,主要原因有:

(1)因其他疾病而被疏漏: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情况有所增多,如高血压、心脏病、老慢支、胃溃疡、肾病、关节炎、糖尿病、肿瘤等。这些疾病往往迁延时间长,治疗效果一般,这些都会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心情沮丧、无奈、抑郁。

(2)被本身存在抑郁的疾病掩盖:如痴呆、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能引起与抑郁症类似的症状,如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困难、悲观焦虑、食欲不振等。所以有时就很难区分是疾病的抑郁表现,还是疾病并发的抑郁症。因此,老年人容易在关注躯体疾病时忽视心理问题的存在。

(3)被身体不适所掩盖:典型的抑郁症都有较深的持续性情绪低落和消极悲伤,而老年人的抑郁却不是十分典型,看不出心境的恶劣,也没有想自杀的念头,取而代之的是持续性的疲乏,无缘无故的体重减轻,睡眠节律紊乱,胃纳变差,经常五更泄泻,记忆下降等。所以老年人的抑郁症很容易被家人和普通医生所忽略。许多老年人也都关注和强调他们只是感到疲乏、消瘦,睡眠差等不适而否认自己已患有抑郁。

如今,老年人患抑郁症者已日益增多,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大问题。所以,家属一定要多关心老年人是否有抑郁症。如果发现有了抑郁症倾向,一定要尽快治疗。

151. 老年抑郁症的诊治及康复训练有哪些误区?

老年抑郁症容易被患者自己及家属忽略,同样,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

(1)抑郁症只是情绪问题,不是疾病: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很高。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情绪不好到了一定程度,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是抑郁症,长期情绪不好应该以抑郁症来对待。

(2)长时间的居丧反应,不是得了抑郁症:亲人去世后,亲属(居丧者)一定非常痛苦,情绪行为也一定与平常不同,医学上称作居丧反应。大家认为失去亲人,悲伤过度,大家都觉得这是正常的反应,根本不是病。但居丧反应的严重症状一般会在2个月内消失,1年内情绪逐渐平稳。而居丧者患的抑郁症是一种异常的悲痛反应,与居丧反应有多方面不同,抑郁症患者会有强烈的负罪感,认为自己有罪,会有强烈的无价值感,认为自己活得毫无意义,经常考虑或企图自杀,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和睡眠紊乱,这些严重的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患者几乎不想也无法重新开始工作与社会活动,这种异常的情绪可持续1年以上。因此,亲属对这部分人应于更多的关注及心理上的关怀,切不可把抑郁症当成正常的居丧反应。

(3)退休后抑郁,是不适应退休生活: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好的人能很快度过这一时期,接受现实,正确面对以后生活;但性格不开朗、不乐观的人,在不良生活事件发生后,更容易得抑郁症。老年人在离、退休后,由于离开工作岗位,社会活动圈子缩小,更容易产生孤独、无助、自卑等不良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症。

(4)认为只是身体不好,没有精神问题:有些老年抑郁症患者,往往主诉最多的是躯体的各种不适,到多家大医院各个科室反复检查,但又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的病变。其实,在这些躯体不适下常掩盖着患者内心抑郁的体验。遇到这种患者排除躯体疾病后,经过专科医生的仔细询问,能发现患者内心存在着无愉快感、无兴趣、精力缺乏等抑郁体验,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作隐匿性抑郁。经过抗抑郁治疗后,躯体不适将缓解。

(5)认为老年人出现精神症状不需要康复治疗:任何人出现任何心理或精神疾病均需要心理康复治疗,尤其是老年人。因为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交际圈或自我知识的补充,轻者可以自我康复,但老年人往往交际圈比较狭隘,更容易钻牛角尖,使病情进行性加重,故老年人更需要康复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如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家属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152. 老年人为什么会得焦虑症?

焦虑心理如果达到较严重的程度,就成了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中心症状,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老年人焦虑症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原因也不同,对于不同类型的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别,老年人焦虑症的病因常见有以下几种:

(1)神经过敏性焦虑:即不仅对特殊的事物或情境发生焦虑性反应,而且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焦虑反应。它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而引起的。

(2)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如爷爷渴望心爱的孙子考上大学,孙子目前正在加紧复习功课,在考试前爷爷显得非常焦急和烦躁。

(3)道德性焦虑:即由于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要求和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感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有的老年人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标准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如自己本来是被周围人认为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但在电车上看到歹徒围攻售票员时,由于自己势单力薄,害怕受到伤害而故意视而不见,回来后,感到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深感内疚,继而坐立不安,不断自责。

老年焦虑症有一般焦虑症所没有的特点。而且人们往往忽略这种心理疾病,而把原因归结到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中去,所以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老年日常生活篇

153. 老年人在吃饭时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由于反应迟钝、各种疾病导致吞咽功能下降,易发生呛咳、窒息等危险,因此饮食时应该格外小心:

(1)要注意饮食有节制,每餐不能吃的过饱:老年人味觉下降,常常吃饭不香,一旦遇到合口味的食物,往往会不加节制的进食,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低下,不加节制的进食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甚至消化道出血。过饱的饮食还会使胃肠道血流增加强胃肠蠕动以促进消化功能,此时心、脑血管血流相对减少,极易诱发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老年人过量进食后,有时会出现心绞痛、头晕、困倦等,就是心、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2)提倡老年人少吃多餐:每餐2两左右主食即可,多吃一些易消化和蔬菜、水果等。如感到饥饿,可在三餐后加上一餐,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又能避免因进食过多引起的不适。

(3)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切忌偏食,主食要粗细粮搭配,副食要荤素搭配。

(4)要细嚼慢咽,保持情绪稳定:卧床患者吃饭时保持半卧位或坐位进餐。

154. 鼻饲饮食的老年患者,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老年人由于各种疾病容易导致吞咽功能障碍,需要鼻饲饮食,对于该类患者,家庭护理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每次鼻饲之前均要先证实胃管在胃内,家属可以先用空针筒进行抽吸,见有胃液抽出后缓缓注入少量温开水20ml左右,然后灌注流质或药液,注射完毕后再注入少量的温开水冲洗胃管。

(2)每次鼻饲的量不能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h。

(3)打入的药物必须碾碎,食物必须粉碎(带刺的鱼,大块的肉菜都不适宜直接打入胃管)。

(4)长期鼻饲患者,应每天保持口腔的清洁,胃管每3个月更换一次。

(5)食物应该现配现用,室温下不宜超过6h,未用完的宜保存于冰箱以防止变质,食物尽可能不过夜。

(6)食物的温度应保持在38℃左右,过冷可引起腹泻,腹痛,过热可引起灼伤。

(7)食物的量应该从小量逐渐增加,浓度宜从低浓度开始逐步提高。

155. 老年人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时如何康复治疗及护理?

对于老年尿潴留者患者,首先要诱导、热敷等方法去解决。尽量避免留置导尿,以预防尿路感染。具体护理、康复方法如下:

(1)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训练:老年人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进行康复治疗时,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训练是最重要的手段。反复进行提肛和提高腹压的训练,使患者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也可以配合中医疗法如针灸、按摩等,对于尿失禁严重的老年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心理康复:通过心理疏导消除老年人紧张和忧虑的情绪。

(3)夜间要在床边放置接便器,减少老年患者排尿顾虑,不要等到需要排尿时太仓促。

(4)尿失禁患者,要注意大腿内侧、臀部、外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保护,应及时更换尿垫,清洗后擦干皮肤,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一些油膏和消炎膏治疗,防止压疮生成。

156. 老年患者如何通过康复运动、饮食调节等多种手段改善便秘?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后,经常发生3~4天或者更长时间不能大便,这样造成大便长时间停留在大肠中,造成毒素的淤积,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所以预防便秘极为重要。预防便秘的康复手段、饮食习惯及药物包括:

(1)按摩:每天睡前可做一些腹式按摩,一般以肚脐为圆点,顺时针按摩50次左右,长期坚持效果明显。

(2)运动:饭后可适当步行训练,促进消化。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3)呼吸康复训练:多做一些深呼吸锻炼,有促于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

(4)尽量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可吃多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等。

(5)可吃一些助消化、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必要时可服通便药物如大黄苏打片或开塞露帮助病人排便。

(6)如以上措施均无效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157.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失眠?

老年人容易失眠,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失眠的老人也很多。他们抱怨自己“醒的早”或“难以入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生理因素:成人每晚睡眠可能要经历4~5个周期。在每个周期的第二阶段,都可能出现短暂的醒来和翻身。老年人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减少,新陈代谢降低、对睡眠的生理需要也相应地减少,以及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进行性变性;当人体逐渐衰老时,可能会使正常的睡眠过程发生若干变化:

1)睡眠开始的第一阶段时间延长;

2)睡眠最深的第三、四阶段时间缩短,因此睡眠质量下降;

3)醒转的次数频繁,且时间较长.并难以再次入睡。

(2)心理因素:心理学家认为,一切失眠都是紧张情绪下内在变化的结果。尤其是老年人,脑中常想着家事、子女、人情等问题,一有空闲就涌上心头,放心不下,晚上躺在床上还是忧心重重,彻夜难眠。情绪急剧变化时如过度悲伤,过度激动,过度紧张,过度高兴等,也容易引起失眠。过分焦虑更是睡眠的大忌。

(3)药物和疾病的影响:老年人由于患有多种躯体疾病,如阵发性的夜间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呼吸受阻,以致频繁醒来或睡眠不深。前列腺增生所致排尿困难,糖尿病所致夜尿增多,使入睡困难,睡眠中多次醒转以及早醒等睡眠障碍。这种失眠还可因长期服用安眠药而形成习惯性。

(4)其他能够导致失眠的疾病:如皮肤瘙痒、疼痛,各种感染中毒,脑血管疾病,脑部占位性病变,脑外伤等。

(5)某些药物对睡眠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例如左旋多巴、苯妥英钠等。使用利尿剂会增加夜尿次数,均能引起失眠。

(6)外界环境与睡眠关系也很大:如噪音、光线、气味等不良刺激,蚊虫的叮咬与被褥潮湿或不洁,温度过冷过热、 湿度过高过低等、都有可能造成失眠。睡眠时间与睡眠地点的变更,也会导致失眠。

158. 老年人失眠怎么康复?

人的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人进入老年期后,每天只需睡6~7小时即可,如每天睡眠时间因失眠少于6小时,可视为失眠症。失眠是一种病态,是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上床后必须经较长时间才能入唾;或上床后很快入睡,但未达到足够的睡眠时间就较早的醒来,再想唾也睡不着;或睡眠不实,多梦,多次醒觉,正常睡眠时间大为减少。对于老年失眠患者来说:

(1)要改正不良的睡眠习惯:老人退休后,有的终日无所事事,白天一会儿一个觉,到了晚上,则睡意全无。针对这种情况,要求老年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白天多活动,扩大生活面,从自己兴趣出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使得有失眠的老人,白天要稍感疲劳,尽量少睡,以便夜间能很好入睡。

(2)生活要形成规律:定时起床和睡觉,晚饭后切忌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和浓茶,以免影响睡眠。

(3)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大喜大悲,避免临睡前与家人谈论不愉快的事情,或争论难以解决的问题。

(4)要积极治疗引起失眠的病症:如长期夜间咳嗽和疼痛,会干扰睡眠,久之会造成失眠。又如脑动脉硬化症,脑梗塞等,会使部分老人睡眠昼夜颠倒,只有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使睡眠状况好转。

至于安眠药,可以在上述方法无效后使用,但应尽量少用,以避免产生依赖。

159. 老年人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

古人云:“能眠者,能食,能长生。”美国的一位医学家也说过:“睡眠是借助人体内的免疫机制,打退疾病的残杀和进攻的预防性良药。”这两句话都说明了睡眠对于健康长寿的重要性。为了保持良好的睡眠,老年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起床,按时进餐,按时睡眠,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晚饭后可以散散步, 或睡前喝杯牛奶,刷牙、梳头、热水泡脚等有助于入睡。

(2)养成午休习惯:白天可进行午睡,但时间宜短不宣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

(3)睡前应保持良好的情绪:摆脱一切烦恼,如因心情激动或忧愁不能入睡时,不必强迫自己入睡,可以看看书、听听舒缓的音乐等,待心情平定后再去睡。

(4)运动促睡眠:每天应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能使睡眠变深,入睡容易。但必须注意,没有规律的锻炼无助于改善睡眠。睡前应减少运动。

(5)饥俄和饱胀都会影响睡眠:由于睡眠时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如睡前过饱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影响睡眠。过于饥饿减会使人感到不舒服,以致难以入睡或半夜被饿醒。因此,主张晚饭应吃七分饱,睡前尽量不吃东西。

(6)借酒催眠决非良策:饮酒后的睡眼不同于正常睡眠。长期吸烟和晚上喝咖啡、喝浓茶使人处于兴奋状态,同样会影响睡眠。

(7)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眠药:短期服用安眠药有助于睡眠,长期使用则效果渐减,副作用渐增。要知道.药物性睡眠不同于自然睡眠,许多药物可以影响睡眠周期(如巴比妥类药物),造成一旦停药后的反跳,药量越大,反跳越凶。因此,安眠药最好仅短期使用,如需长期使用者,应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以减少副作用和成隐性。

160.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禁忌动作?

老年人因年高体弱,行动不灵活,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禁忌一些危险性动作,比如:

(1)忌说话快速:老年人说话不要大声大嗓、频率过快。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否则易使血压升高,也使心脏负担加重。

(2)忌吃饭过快:老年人吃饭要细嚼慢咽才能有助消化,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轻时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饭吃得急,由于吞咽反射变得迟钝,非常容易噎着呛着。

(3)忌站着穿衣裤:老年人站着穿裤很危险,因老人腿脚不灵,大多数已有骨质疏松,一旦站不稳摔倒了,易造成骨折,后果很严重。

(4)忌用力排便:老年人常有便秘症状,应养成多吃粗纤维食物,按时排便习惯,排便不顺时,应借助通便药物,不要硬用力排便。因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增加心脏负担,会晕倒休克以至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如心肌梗塞、心衰、脑溢血,甚至危及生命。

(5)忌过分低头或仰头:老人往往喜欢坐沙发上看电视、与人交谈,时间一长易压迫颈部动脉使血流不畅,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6)忌猛然回头: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极易猛然回头。但因老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部在急速转动的情况下很易压迫血管,造成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眼前发黑、晕倒等现象。

(7)忌裤带过紧:老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不然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尤其是肛门,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关闭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医院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健康管理
Copyright 2015 云南圣约翰康复医院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0388号 友情链接:云南圣约翰医院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昆建路22号,滇池路466号  咨询电话:13917526797 工作时间:8:00-22:00(其它时间非工作时间,请忽扰)   
手术预约电话:159-2111-9451 微信:yb13917526797 E-mial:13917526797@163.com QQ号:57687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