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什么是废用性骨质疏松?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后,如何康复治疗?
废用性骨质疏松是由于长期卧床、制动或失重而导致的骨量丢失,引起骨量减少以及骨微结构退化。失重仅仅是针对于特殊患者如宇航员,一般均是由于伴有严重原发病,尤其是运动神经系统疾病而致长期卧床或骨折需要局部肢体制动的患者。因此进行合理的功能训练是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发生是最重要的手段。
合理的功能训练应遵行以下原则:
(1)早期活动、早期锻炼、早期负重,是废用性骨质疏松症功能训练的基本原则。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疗法应从制动的第一天即开始,可以获得满意的预防效果。在制动后3~6个月进行运动疗法仍能较好地预防和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症,但制动超过6个月皮质骨出现明显的骨改建,病情就难以逆转,给患者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多数患者在经过长期的规律治疗后仍不能获得满意的恢复。
(2)运动疗法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患有严重的原发病,一般情况较差,肌肉力量、肌张力和骨强度均较正常人明显下降,不能耐受大强度的运动,因此运动应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防止肌肉拉伤和疲劳性骨折。
(3)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设计个体化运动康复方案,体现个体化原则。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常患有严重的原发病,运动康复方案应针对于每一位患者具体病情,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变肢体的肌肉力量和骨强度进行设计,做到运动方式个体化,针对性地进行肢体的运动训练,使得在患者体力和病情允许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强度的运动锻炼和最佳的治疗效果。
(4)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被动的肢体活动和按摩不能使骨质获得足够的压力和负重,不能很好地预防和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因此要求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主动的功能训练和负重活动。但对于昏迷及瘫痪患者被动的肢体活动和按摩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流,维持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间接的作用于骨的代谢并为主动运动创造条件。
(5)防止外伤、骨折及疲劳性损伤,应用适当辅助运动器具。骨质疏松患者骨量降低和骨改建造成骨的强度远低于正常人,外伤和高强度的功能锻炼较易导致骨折,训练场所和缎炼方法时应注意设置防护措施,避免外伤和训练不当造成疲劳性骨折。
(6)骨折后进行手术,坚强的内、外固定和高科技技术手段的应用是进行运动治疗必要前提。固定是针对骨折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只有在骨折获得满意治疗的情况下才能尽早功能锻炼来防治骨质疏松。非固定部位的功能训练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及营养代谢,从而改善固定部位的血液供应,为固定部位的功能训练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