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糖尿病口服药物有几类?降糖药物选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也很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那么在这里也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糖尿病口服药物的情况。糖尿病口服药物主要有四类:
(1)促进胰岛素分泌剂。
1)磺脲类,此类药物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这要求患者胰岛细胞仍需要具有一定的功能,目前常用的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美脲(亚莫利)。磺脲类降糖药可引起低血糖、消化不良、白细胞减少及过敏等不良反应,其中低血糖是最重要且可能致命的不良反应。
2)非磺脲类,作用机理同磺脲类相同,降糖作用快而短,模拟正常胰岛素生理性分泌,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目前常用的非磺脲类药物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腹泻、恶心等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2)双胍类,此类药物主要是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不会降低正常血糖。极少引起低血糖。特别适用于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超重患者。常用的双胍类降糖药包括苯乙双胍、二甲双胍。部分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会出现食欲下降、口腔中有金属味道、恶心、泻等消化道反应,但在用药一段时间后,这些不良反应多会自行消失。双胍类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就是乳酸性酸中毒,另外肝肾功能不全、心衰、严重贫血等患者均不适合使用此类药物。
(3)α-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让吃进去的糖类不会很快升高血糖,主要起到降低病人餐后血糖的作用,临床常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等。该类药物主要的副作用是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服用此类药物注意应在进食前立即服用,或在第一口食物时将药物嚼碎一起服用。
(4)噻唑烷二酮类 ,即胰岛素增敏剂,顾名思义,就是增加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让胰岛素更好的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肥胖及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效,对于老年患者也适用,临床常用的制剂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药的主要副作用是可引起水肿,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查肝功能,肝病和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此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