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ing: 0px; outline: 0px;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400; color: rgba(0, 0, 0, 0.898); letter-spacing: 0.578px; text-align: justify;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6、术后并发症 1 、分流系统堵塞:最为多见,一般在 50 %~ 70%左右。 2 、感染:发生率为 7%~ 10%,在儿童中更高达 30%以上。主要为脑室炎或腹膜炎。 3 、分流过度或不足:( 1 )过度分流综合征 儿童多见。病人出现典型的体位性头痛,直立时加重而平躺后缓解。 CT 检查显示脑室小。( 2 )慢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多见于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术后,多为采用低阻抗分流管导致脑脊液过度引流、颅内低压所致。( 3 )脑脊液分流不足病人术后症状不改善,检查发现脑室扩大仍然存在或改变不明显。主要原因是使用的分流管阀门压力不适当,导致脑脊液排出不畅所致。 4、裂隙脑室综合征:通常指分流手术后数年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及共济失调、反应迟钝、昏睡等。但 CT 扫描却发现脑室形态小于正常,检查阀门通常按下后再冲盈缓慢,提示分流管脑室端阻塞。发病机制是由于长期脑脊液过度引流所致。 防止上述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可调压分流系统进行分流。 5、其它并发症:(1)癫痫,约 5%。(2)脑室端管的并发症。如视神经损伤等(3)腹腔端管的并发症。包括分流管移位、断裂、脏器穿孔、肠梗阻、腹部积液等。 6.脑积水术后应注意事项 (1)脑积水术后饮食应以易消化、补充营养为宜,避免刺激性食品。 (2)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整洁、舒适。 (3)注意消化道症状,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明显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注意手术切口区域的清洁、干燥,如出现渗血渗液等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5)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如出现头痛剧烈、抽搐、昏迷等情况,及时通医护人员,采取相应处置。 (6)定期复查,了解颅内及腹腔情况。 目前尚无针对脑积水疾病本身的康复训练,对于脑积水引起的肌肉萎缩、智力下降等情况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行肢体锻炼和智力锻炼。
, 脑积水(hydrocephalus),顾名思义是指脑中积蓄了过多的液体,这些液体即脑积液。这类疾病正是因为脑脊液分泌过多、吸收不足或循环受阻所致,当脑脊液在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积聚,并继续增长,常常伴有颅内压的升高及其系列症状。脑积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可能有多种致病原因。 临床小儿多见头颅增大、囟门扩大、紧张饱满、颅缝开裂愈期不合、落日目、呕吐、抽搐、语言及运动障碍,智力低下;成人多见间断性头痛、头胀、头沉、头晕、耳鸣耳堵、视力下降、四肢无力等。 (1)先天性因素:中脑导水管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小脑蚓部发育不全或缺少、与第四脑室的颅后窝巨大蛛网膜囊肿、室间孔闭锁畸形 (第四脑室正中孔或侧孔闭锁)--丹迪-沃尔克综合征】脑血管畸形,脊柱裂等。 (2)感染因素:感染性脑膜炎、脑炎时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通路;炎症反应同时也可以使脑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粒粘连闭塞,造成脑脊液循环和吸收障碍。 (3)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出血、颅内肿瘤等:外伤、脑出血、某些遗传性代谢病、围产期及新生儿窒息、严重的维生素 A 缺乏等疾病,使血液有机会进入脑脊液,引起纤维增生,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道;肿瘤生长过程中,压迫、阻塞脑脊液循环通道 。 (1)依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脑积水和继发性脑积水(其他疾病造成的影响)。 (2)依据液体是否能够自由流动的病理分类: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外部性脑积水三大类。 (3)依据疾病发展速度,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脑积水(数天)、慢性脑积水(数月-数年)、正常颅内压脑积水(180mmH2O)、静止性脑积水、脑室内脑积水、脑室外脑积水、症状性及非症状性脑积水。 幼儿先天性发育异常多见,成人以继发性病变为主 成人慢性梗阻性脑积水常表现为间断性头痛、头胀、头沉、头晕、耳鸣耳堵、视力下降;婴幼儿梗阻性脑积水多见头颅增大,前囟紧张饱满,颅缝开裂,头皮静脉怒张,落日目,眼球震颤,斜视,可伴有语言、运动功能障碍,抽搐,智力低下。 CT征象是脑室系统扩大,轻度者需前后对比观察确有脑室进行性扩大才能确诊。梗阻性脑积水在CT上有3个征象:①额角上外侧部圆形扩大;②颞角扩大;③脑室周围低密度。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早期或病情较轻,发展缓慢者,目的在于减少脑脊液的分泌或增加机体的水分排出,其方法有: A、应用利尿剂,如醋甲唑胺、双氢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 B、经前囟或腰椎反复穿刺、腰大池引流放液。 2、手术治疗 A、解除梗阻,消除病因,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如切除肿瘤,解除其对脑室系统的压迫;扩张导水管;疏通第四脑室流出道的梗阻等,使之前堵塞的脑脊液通路重新通畅起来。 B、避开梗阻部位,另寻吸收部位,改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如侧脑室外引流、侧脑室-腹腔分流、腰大池-腹腔分流、第三脑室前部造瘘等。 C、减少脑脊液的产生。如灼烧、部分切除脉络丛。 手术方式(1)分流术:包括侧脑室外引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2)脉络丛灼烧术、脉络丛部分切除术。(3)造瘘术:第三脑室造瘘术等 侧脑室外引流术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